地委委员、政法委书记 何培信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省期间就基层社会治理和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作出了具体指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我区今后一个时期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引领,全区政法系统要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夯实平安兴安建设基石,以政法队伍担当作为支撑和服务林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注重多元化解,增强社会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主要落脚点是在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增强群众安全感上,这些与政法工作密不可分,是政法机关分内之责、应尽之责,是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使命。全区政法系统要强化维护社会稳定机制建设,健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涉稳风险定期会商研判等机制,紧盯各重点领域不稳定因素及突出动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综合运用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等非诉讼解纷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抓好《黑龙江省调解条例》贯彻实施,大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用好“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持续推动政法干警进入社区网格,充实社区网格政法力量,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不断做实做强网格化管理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坚持打防结合,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政法机关作为维护公共安全和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拿出更加务实管用的方法,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全区政法系统要聚焦维护“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等重大使命任务,立足政法职能,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不断加强景区、医院、车站、出租屋、旅馆等人员流动密集重点场所治安防控,确保社会面安全有序。推动完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执法司法制度,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平安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重症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控,有效防范肇事肇祸事件发生。更加关注刑满释放、社区矫正人员,关爱帮助其更好融入社会。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生产、建设、运输、食品药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旅游等行业、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堵塞管理漏洞。
坚持扫黑除恶,清除黑恶滋生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对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要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束后,人民群众普遍希望持续打击黑恶犯罪,防止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政法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必须要以更加饱满的斗争精神、更强的斗争本领,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全区政法系统要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把扫黑除恶战场向抖音、微信等“网上阵地”拓展,及时搜集捕捉反映行业乱点乱象和涉黑涉恶问题的言论和线索,实时发现掌握由乱生恶、由恶变黑的动向。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扎实开展教育、金融放贷、市场流通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回头看”工作,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行业领域违法犯罪案件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健全跟踪问效机制,强化“三书一函”刚性约束,有效压缩乱生恶、恶变黑的空间。坚持边打边建,不断健全完善政法单位与行业领域主管部门信息共享、线索发现移交、通报反馈等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持续深入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常态化扫黑除恶取得的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