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乡村振兴“富民产业篇”

2024-12-18 08:00:33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段官敬

乡村要振兴,产业打头阵。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勉励当地乡亲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特色产业更有效益、把村庄建设得更美,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富民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唯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循序渐进推动富民产业发展,才能为广袤乡村大地与亿万农民群众种下“摇钱树”、培育“生蛋鸡”,让乡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富民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火车头与桥头堡,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民致富创收、过上好日子的先锋队与主心骨,激发战斗堡垒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为写好乡村振兴“富民产业篇”夯基固本、筑牢基础。因此,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焕发农村党组织战斗力、创造力与凝聚力,建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使之成为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的坚强堡垒,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促进基层治理优化升级,为推动富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雷霆万钧破云开,奇迹创造光辉来。“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农业强国、发展现代农业是“富民产业”的定位与目标,必须点燃科技引擎、激活科技创新动力,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诸如无人机、大型机械、智慧监管、大棚种养等技术运用推广,提升农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让富民产业真正落地见效、造福群众,让老百姓好日子可感可触。

乡村振兴关键看“乡亲”,以内生动力共绘“产业兴旺”画卷。富民产业,造福于“民”、重点在“民”。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让富民产业造福群众、依靠群众。一方面,坚持拜群众为师,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聆听群众意愿、汲取百姓建议,让富民产业建立在客观优势上,多些错位发展、少些同质内卷,找到富民产业“私人订制”的专属之路;另一方面,汇聚群众智慧与力量,比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创新模式,构建党支部引领群众参与劳动生产等工作格局,激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系统集成、联动发力,凝聚富民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广大农村存在资源不足、平台较弱、人才缺乏等客观短板,推动富民产业发展须跳出乡村看乡村,坚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主线、紧扣乡村全面振兴主题,依托城市业态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人才、资源、服务、政策等下沉到乡村,汇聚富民产业发展的磅礴合力。故此,树牢整体意识与系统思维、战略视野,聚引人才、政策下倾、衔接城市等,打出富民产业发展“组合拳”,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综合施策、科学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