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指明了边疆地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系统阐述了做好新时代边疆治理工作的方针原则、重点任务、推进主线、底线要求,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边疆安,则民心安;边疆稳,则社会稳。边疆地区既是我国的安全屏障、生态屏障,也是对外开放前沿,更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重要窗口。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及历史原因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部分边疆地区一直落后于沿海和内陆地区,成为国家治理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治国理政战略全局,坚持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推动边疆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事实证明,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准确的有效的。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绝大部分是边疆地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事关民族平等、边防巩固、国家安定的大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我们要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边疆地区沿海、沿边等优势,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促进各民族群众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治国先治边,治国必治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边疆地区肩负着特殊使命。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主要任务。我国幅员辽阔,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边疆地区地域广袤辽阔、社情民意复杂、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其社会经济发展也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多方参与,一同奋力谱写祖国边疆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