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华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里,夯实基础,完善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更上一层楼。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一幅幅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图景徐徐铺展。产业兴农,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驶上产业化“快车道”,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地方建设8000多个省市县产业园,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质量兴农,科技成色更亮眼,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升至2023年的63%,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金扁担”含金量越来越高;绿色兴农,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截至2023年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7.5万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乡村全面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必将加速实现农业强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