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功
为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2024年12月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治事关国家治理、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繁荣、政治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法治宣传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法律知识得到广泛普及,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加需要法治保驾护航,迫切要求与时俱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进一步改善法治环境,不断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牢牢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突出全体公民,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党政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教学计划,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让法治课成为学生的主修课,丰富法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调动各方力量,明确各方责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形成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必须以提升法治效能为着力点。不断提高行政立法质效,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建立并完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重视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等,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促进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推进公正执法司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对法治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法治宣传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贴近人民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创新理念、机制和方式,让法治宣传教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