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何谓“躺平式干部”,简单而言是指见事就躲、扛事就软,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混日子”、瞻前顾后“怕出错”、本领恐慌“不善为”、敷衍了事“差不多”等情形表现者。针对此类现象,多地纪检监督部门制定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结合日常监督、巡察监督、信访举报等,对“躺平式干部”精准画像,向“躺平者”敲警钟,向“躺平者”亮剑,帮助其查找问题原因、增强思想自觉、激发干事动力,督促他们主动“站起来”“动起来”“跑起来”,激起新活力。
动真碰硬,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担当是干部的本分。可现实生活中,不乏在其位不谋其政者,遇到矛盾退避三舍,从来不敢啃硬骨头;也有人奉行多栽花、少种刺的好人主义,只讲关系,不讲原则,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还有的人要官的时候拍着桌子争,该讲责任时却一推六二五,宁可不干事,只求不出事,庸庸碌碌当“躺平者”。由此看来,矫治干部“躺平”,要把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鲜明树起来,切实解决好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动真碰硬,让“躺平式干部”动起来。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干事创业难免会遇到风险,特别是在改革攻坚中,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这就需要组织为担当者撑腰鼓劲。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对于符合容错条件的失误或错误,在职权范围内及时主动为干部担当,为他们撑腰打气、加油助威,最大限度地释放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地方可持续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决不能让“不干事”就“少错事”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
动真碰硬,让“躺平式干部”跑起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不仅需要工作支持,更需要关心关爱。身处一线的基层干部,特别是一些边远地方的基层干部,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只有爱护基层干部,让他们工作时有劲,心里觉得暖,他们干创事业的动力才会充足。
干部干部,“干”是首位。“躺平式干部”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以多措并举,让“躺平式”干部少一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将显功与潜功相融,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