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制止餐饮浪费

2025-02-26 08:02:4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童其君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深入开展“光盘行动”,于当下社会意义非凡,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而建立长效机制,无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举措。

从现实状况来看,尽管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推行已久,有效遏制了餐饮浪费行为。但不容忽视的是,拿分量佐证“大方”、用排场显示“有钱”等现象仍然存在。餐厅、食堂等场所几乎整盘不动的菜、咬了几口的馒头包子被倒掉的现象仍不时发生,都揭示出短期整治难以触及根本的困惑。其根源在于缺乏制度性、持续性的约束与引导机制,使得旧风气刹住,新风尚扎根尚未成气候。

长效机制的建立,首先在完善法规制度。通过立法明确餐饮浪费的界定标准、处罚措施,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提供坚实法律依据,通过法律规范,我们能够更好地弘扬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提升节约意识,倡导理性消费;压实主体责任,完善体制机制;运用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模式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举措。同时,应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强对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以及餐饮服务等各环节的管控,减少损耗浪费,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物尽其用。

激励与引导同样不可或缺。一方面,可应用更多市场化手段,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节约的好处。除了小份菜,有的企业对“光盘”离席的顾客给予积分等奖励激励,让公众厉行节约的同时也享受经济实惠;有的外卖平台优化满减凑单机制,将满减凑单里的主食类餐品替换为可长期保存的预包装小食品;另一方面,开展青少年节俭养德主题教育,加大节约资源教育与宣传力度,让青少年在浓厚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得到感染,从小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同时,培养公众节约习惯,养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习惯,让节约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