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2025-02-26 08:02:5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付滨丽

公考成功上岸后,并不意味着新入职的公务员们将一劳永逸。越是身处基层,就越需要具备一定的韧劲和耐性,基层工作不仅是打好职业生涯“基础”的关键环节,更是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点”。青年干部要涵养底气、勇气、锐气,抖擞精神,以“绿叶”之姿,汲取阳光、雨露和泥土里的养分,知“泥泞”而奋进,越“高山”而成长。

青年干部要以临危不乱的底气,迈过“心理落差”的第一重山。面对新环境、新工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适应”。有些新入职公务员以为上岸后迎接自己的便是体面的工作,但却发现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却是时时刻刻都在服务于百姓的生活中,面对百姓的生活琐事,初到岗位时有的同志可能心情格外复杂,有的人期待可以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上大展身手,却发现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内容几乎毫不相关,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心理落差”,而这种落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因此,如何走出“落差”困局,除了需要青年干部做好自我心态调节外,还需要翻越理论山,提升专业素养;翻越实践山,锤炼能力本领;翻越作风山,加强党性修养;翻越思想山,坚守初心使命。储备的知识和经验越多,身处突发情况时就越能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青年干部要以真诚待人的勇气,迈过“社交恐惧”的第二重山。现在许多的年轻人喜欢用颇为流行的新词语“i人”或“e人”代指自己内向或外向的性格。尤其是身处基层的年轻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如果你是“i”人,那么你要学会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惧”,走入寻常百姓家,了解百姓实际需求,不耍嘴皮子,不喊空口号,以民心为初心,放下高才生的身价,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听民心、知民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身处基层,作为离群众最近的“党的形象代言人”,需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办好群众的“烦心事”,直面最真实的社会缩影,承担最繁重的工作任务,解决最繁杂的社会矛盾,全心全意为百姓做实事,以一名人民公仆的身份去诠释“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

青年干部要以敢于担当的锐气,迈过“担难扛责”的第三重山。身为基层青年干部,应当以百姓的需求为己任,既不负自己,更不负人民,“担难扛责”不仅意味着“有事”敢“站出来”,更要“没事”会“找事”,时刻心系百姓,解百姓所难。新入职公务员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遇到工作难题“不绕路”“不回避”,学习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承担风险,永远冲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趁“芳华待灼”,吾必“砥砺深耕”。

青春就像星光熠熠的璀璨星河,灿烂却也极为短暂。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既要有“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的韧劲,亦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无畏,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砥砺奋进的报国之行,在激扬青春、实现理想、勇于创新、笃行不怠的进程中奋楫扬帆,共同奔赴新时代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