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2月5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整治工作成效。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形式主义是一种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其不仅背离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背离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举措,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现了新动向新表现,比如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照搬照抄上级文件、制定文件脱离实际、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等等。凡此种种,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当一抓到底。
出实招查清“病灶”,既找“老毛病”也找“新病症”。曾有分析认为,形式主义缘何尾大难掉?究其原因,一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二则有利可图;三则贪图省事、不求实效。其根本不是让“群众满意”,而是让“领导注意”。面对问题,既不敢理直气壮地坚持原则,又提不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办法,事到临头,只好绕开矛盾和问题,将上级精神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不管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也不管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报喜不报忧,这就要以严而又严的作风纠风治乱,正本清源。
做实功挖出“病根”,既找“流行病”也找“老毛病”。形式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其生生不息的“舞台”。这就要解决问题,坚守节点,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不能让政策失信、干部群众失望。以霹雳手段打响“攻坚战”,更以坚强毅力打好“持久战”,攻克顽疾不能紧一阵、松一阵,雨过地皮湿、风过了无痕。必须时刻不松、寸步不让、全面从严,真正严成氛围、严成气候、严成习惯,用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坚定决心纠正形式主义,促进作风转变。
求实效开好“药方”,既治“已病”也防“未病”。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盯紧源头,下足治本功夫。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以实打实、硬碰硬的优良作风为基层当表率、作示范;要健全问题发现、处置、监督机制,坚持发现就查、露头就打,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久久为功;要建立更具针对性、更有科学性的检查评比方式,把工作措施、推进手段、力量配备协同起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扬汤止沸也釜底抽薪。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出实招破虚功,对症下药方能免除后患。只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问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不担当不作为、“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装睡”干部无所遁形,定能着力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