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三道题”让群众当好社区治理“主角”

2025-03-26 07:57:5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康玲

社区是城市运行的“底盘”,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厘清城市社区职责事项,继续推动资源下沉、完善服务设施,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做精做细社区治理要突出“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转变“政府是唯一主体”的传统思路,更好地实现群众对社区事务的“当家做主”。

建好“主心骨”,答好“为谁做主”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本目的就是让基层党员干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大力弘扬“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把支部建在小区,把党旗插在楼栋,将基层党建从社区向小区、楼栋等治理末梢延伸,在小区等治理单元网格内形成治理共同体,以小区等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不断筑牢社会治理的基层组织基础,逐步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

找好“主人翁”,答好“谁来做主”题。大事小情都让群众明明白白、共同参与,群众才能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要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发动和依靠群众,探索推行“邻长制”等行之有效举措,把“主人翁”找出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按照有群众基础、有热情、有时间、有耐心、有能力的标准,通过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组织任命等方式,重点从居民当中的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群体中推选邻长,根据邻长年龄、素质、身份、特长等实际情况,明确邻长群众联络员、政策宣传员、民事调解员、居民服务员等职责,引导邻长到居民家中常态化开展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劝一劝、帮一帮,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奏好“主旋律”,答好“如何做主”题。社区治理涉及人民群众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具参考性,在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坐标,以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切口,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把群众广泛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进来,让群众从社区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要始终坚持群众是参与主体,鼓励各地通过探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创新,不断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更多更好的基层直接民主的工作机制,由过去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独角戏”变成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合唱”。

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检验工作实效的根本标准。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善治为民、良治靠民,让群众成为名副其实的“主角”,把社区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才能真正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