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三服务”工作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2025-04-23 08:21:5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蔡文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推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力度大、措施实、含金量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要聚焦学习研究国家所需,明晰改革的“风向标”,深度结合林区发展实际,在地方实际中寻找定位和门径,明确改革的“着力点”,“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有机融通,形成既符合我区要求又契合林区实情的改革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准确把握改革重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决定》出台背景和核心要义,才能更加精准把握改革重点、有力服务改革推进。为此,首先要统筹谋划,聚改革之势。改革重在谋划,也难在谋划,只有立足谋深谋远,才能积蓄更大势能。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东风,坚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担当使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善借全国改革之势推动地方改革破难。其次要因地制宜,谋改革之实。改革只有有的放矢、量体裁衣,才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奋勇争先,坚定自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加快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找准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契合点,组织教研人员在生态价值转化、特色文旅、低空经济等方面精准选题,着力建设“六个兴安”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兴安实践。

切实提升改革能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多方协同、系统联动,汇聚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因此,要全员行动,提升学习力。要坚持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所思所得转化为推动改革、服务改革的能力本领。结合我区实际,创新开展相关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引导我区青年人才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前沿等业务分享心得,打造凝心铸魂新阵地、交流思想新课堂、促进工作新平台。其次,要全面提标,提升参谋力。多渠道开展专题调研、联合调研和随机调研。善于统筹各方资源、整合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让参谋服务更加立体多元。紧扣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防范化解风险等重点问题深查细究,跳出部门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敢于开拓创新,拿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好方子。再次,要全方位协调,提升统筹力。紧紧围绕我区工作牵头抓总,积极促进上下联通、左右联系、内外联动,推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在互联、互学、互助中实现共同进步、密切配合。加强工作制度、流程、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提升内部运转效率,积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把力量汇聚到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区落实。

有力保障改革实效。创新需要改革来促进,改革需要创新来保障。要着力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首先,要推动制度创新,让改革能落实。制度创新,解决的是“需要怎样改”的问题。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健全完善贯穿改革全过程的“3+5”工作机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论证制度推动政策优化、改革落实。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推进大兴安岭地区“三服务”内部制度再创新,在工作标准、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完善和集成,让各项工作更加符合改革要求、更好服务改革工作。其次,要推动技术创新,让改革推进技术赋能,解决的是“必须怎样改”的问题。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为改革发展赋能,完善我区政府公共平台,着力实现标准化、项目化、一体化、实时化、智能化,让改革落地成为硬约束,实现管理全闭环、监督全周期。其次,要推动文化创新,让改革深植创新文化,解决的是“愿意怎样改”的问题。注重全方位健全创新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上不断创新;注重在引人育人用人上全链条激发创新潜能,破思维惯性、去路径依赖,让改革激情、创新基因融入兴安干部的血脉和灵魂;注重在细节上全方位植入创新元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问题根源研究透彻。通过改革,促使事事皆可创新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实现人人想创新、处处有创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