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冷资源”转化为兴安发展“热经济”

2025-04-30 08:00:29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魏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到龙江考察期间,为大兴安岭地区“冷资源”转变为“热经济”指明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大兴安岭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寒地资源富集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冷资源”。如何将这些“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大兴安岭地区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发挥优势、锻长板,推动“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全面振兴和冰雪经济发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大兴安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冷资源”。寒冷的气候、广袤的冰雪、独特的生态环境等,在过去常被视为发展的制约因素。然而,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背景下,正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宝贵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较低,这种寒冷气候是其最显著的冷资源。低温环境不仅造就了大面积的冰雪景观,还为一些特殊产业提供了条件,如冰雪旅游、寒地测试、冰酒酿造等。冬季的大兴安岭银装素裹,拥有丰富的积雪和优质的冰资源。其冰雪期长,雪质优良,为开展各类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滑雪、冰雕、雪雕等冰雪项目。寒冷气候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大兴安岭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珍稀的动植物资源。这些生态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为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旅游领域,冬季的大兴安岭凭借独特的冰雪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漠河北极村的冰雪大世界,冰雕雪塑璀璨夺目;林海雪原银装素裹,每年游客接待量屡创新高。冰雪运动蓬勃发展,专业赛事频繁举办,国际滑雪邀请赛吸引众多国内外选手参与,带动了当地滑雪运动的普及。大众冰雪运动推广成效显著,公共冰雪运动场所增加激发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文化产业中,民俗文化与冰雪深度融合,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等特色民俗活动深受游客喜爱。冰雪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成为传播大兴安岭冰雪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着冰雪经济持续升温。

多措并举、打通堵点,形成兴安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兴安岭地区要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首先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大兴安岭地区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服务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寒地测试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大兴安岭地区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寒地测试产业技术升级。同时,大兴安岭地区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兴安岭地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大兴安岭地区要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加强污染治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广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兴安岭地区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说,大兴安岭地区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知名寒地测试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业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