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柏含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慎独慎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坚持实事求是,对党忠诚。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只有对党忠诚老实的人,才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才能毫不动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才能不打折扣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好。只有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没有二话,毫无怨言”,才能算得上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算得上对党忠诚。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只有对党忠诚老实的人,才能保证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正派,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党和人民才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对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只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解决好党性问题才能经得住对党忠诚的检验,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
坚持实事求是,以身作则。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作风实不实,能不能时时处处坚持实事求是,往往决定着自己能不能真正让群众信服,也决定着能不能以身作则,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自觉做实事求是的模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深入实际、联系实际开展工作,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定脱离实际的目标,不干违背规律的事情,多出实打实的成绩、少出华而不实的“经验”,多盯工作的重点难点、少盯哗众取宠的“亮点”。以身作则,坚持动真碰硬,认真开展违规吃喝集中整治,深化纠治违规饮酒问题,强化警示教育,坚决纠“四风”、刹歪风、树新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以身作则,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带头过紧日子,从严从简、精打细算,养成勤俭办一切事情的好习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节约更多资金用在发展上、用在民生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标准,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才能真正把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体现出来。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还时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时抬头,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等突出问题,群众反映仍较强烈。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准确坚持实事求是的党性,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不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亮丽名片,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局面。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