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年
在当下,“影视+文旅”爆款频出,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亮眼成果,其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正深刻地影响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格局。“影视+文旅”的融合模式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成为推动文化传播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影视作为极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传播载体,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诸如,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问鼎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持续热映。影厅内,观众观影热情高涨,影院排片不断;影厅外,四川宜宾、江油等“含吒量”较高的城市,也晋升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它不仅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流量,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游客对当地文化深度体验的兴趣,使旅游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文化之旅。
影视艺术如同一座桥梁,巧妙地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的文旅资源紧密相连。以《去有风的地方》为例,这部剧将云南大理的绝美风光、古朴的白族建筑以及闲适的生活氛围生动地展现给观众。剧集播出后,大理迅速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亲身感受剧中那如诗如画的场景。影视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宣传推广力,它以独特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以及美轮美奂的场景,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激发他们对影视拍摄地的向往之情,让原本小众的旅游景点一夜之间声名远扬。
文旅产业则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泉与实践土壤。各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都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在浙江横店影视城,其庞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剧组前来拍摄。这里不仅为影视制作提供了便利,还通过发展文旅产业,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影视拍摄的魅力,实现从“看剧”到“入剧”的转变。这种互动式的文旅体验,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经历,还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与喜爱。
然而,在“影视+文旅”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地方在影视拍摄热之后,文旅产业的发展缺乏持续性规划。一旦影视热度消退,游客数量锐减,文旅项目便陷入困境。同时,一些地方盲目跟风建设影视文旅项目,缺乏对自身特色的挖掘,导致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需做好长远规划,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影视文旅产品。在影视拍摄的热潮中,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影视+文旅”的融合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通过影视的传播力与文旅的体验性相互赋能,既能让更多人领略到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又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方要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让“影视+文旅”这一融合模式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地方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