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铎印
近年来,康养旅游备受消费者关注,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更是成为旅游消费热点。康养旅游是一种融合型产品与业态。根据《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康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康养旅游能够让游客在旅途中放松身心,还能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俗。通过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亲密接触,游客可以感受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提高生活品质。
时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显著上升,康养旅游成为满足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成为最早的一批康养旅游目的地,随着气候变暖,夏季高温热浪时常来袭,避暑旅游需求旺盛,贵州、重庆、湖北的一些山区也逐渐成为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康养旅游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种追求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式。它让人们有机会走出喧嚣的生活,去往山清水秀的地方,享受自然的馈赠,体验文化的底蕴,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康养是物质生活已经满足条件下,衍生出来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康养旅游是将自然、人文的特色旅游资源,融合医疗、健康管理、休闲疗养等元素所形成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也是休闲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康养旅游已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数据预测,其产业规模年收入到2030年将达到30万亿元。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们对优质环境和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提高,为康养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做大做好康养旅游这块“市场蛋糕”。制定完善国家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促进政策,科学规划国民康养旅游发展。结合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康体、医疗保健、养心养颜、健康膳食等形式旅游活动,开发注重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旅游产品,以融合理念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着力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等康养服务,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康养、运动康养、乡村康养和旅居养老等康养旅游产业,推进康养文化体系建设,深入挖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森林文化、膳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乡土文化,推进“康养”与“文化”深度融合,将康养文化融入多种教育场景,丰富游客的康养体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符合不同群体需求的高品质康养产品和康养旅游目的地、集聚地。旅游目的地应推动医养、体育等相关领域主体携手,实现康养旅游与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融合发展,拓展康养旅游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
未来,康养旅游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地各部门应将康养旅游作为新需求进行跟踪研究,对康养旅游新业态、新市场加以培育和规划,推动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