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营商环境是企业等经营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是让经营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营商环境好,城市就有活力,高质量发展就有保障。营商环境之于企业就像阳光雨露之于草木,如同其他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土地等)一样,营商环境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且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这种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营商环境的好坏会显著影响到企业的交易成本。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显著降低成本,精简行政程序、提升政府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成本的降低直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促进了整体生产率的提升。同时,营商环境良好,企业才安心、能专心发展,才更有信心加大投入。企业有信心,才敢投资,发展后劲足,成长壮大快,龙头企业壮大形成后,自然会带活相关产业链,集聚形成产业带。产业集群兴盛,经济发展便涌动着澎湃动力,从而推动兴安高质量振兴。
提高区域市场竞争力。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如果一个经济体拥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广阔而有活力的贸易空间、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高度规范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标准,进而可以获取更多的贸易份额与金融资源,并不断吸引着优秀的人才、优质的投资、优异的技术,最终形成该经济体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规避与周边经济体的同质化竞争风险。对于大兴安岭地区来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一方面,需要下放权限、激活市场,另一方面,需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注重事前审批为主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和廉政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营造良性竞争环境,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质量,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良好营商环境中,政府与市场界限清晰、市场机制有效、调控监管有度、办事流程规范,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得区域内市场主体提高经济效益,整体提升市场竞争力。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看,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孵化器”与“推进器”,也是经济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为寻求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客观要求。首先,健全的制度环境、坚实的法治保障、高效的政务服务以及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为林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次,稳定透明的制度环境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明确的规则框架,减少了不确定性,使市场主体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服务升级,从而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萌芽;再次,完善的法治体系为林区企业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它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合法合规运行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减少了政策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投资意愿。同时,高效的政务服务简化了行政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为林区企业的孵化创造了便捷条件。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效激发了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从而催生新质生产力萌芽。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利企便民的“百宝箱”。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宽松有序的良好氛围,才能让经营主体根深叶茂、活力迸发,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