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服务古驿站文旅产业发展

2025-09-24 10:33:0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杨海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大兴安岭地区古驿道形成于康熙二十四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驿站驿道作为清代管理东北边疆的重要军事、交通要道,对1685至1688年中俄雅克萨之战和1887年开办漠河金矿产生了重要影响,黄金是这条由33个驿站组成的驿道上流动的最为重要的物资,该驿道遂被称为“黄金之路”,这是我国清代为捍卫北国疆土开发的七条驿路中仅存的一条。怎样深入挖掘清代驿道驿站文化线路底蕴,发展繁荣边疆经济,坚定文化自信,调整好保护管理与发展利用之间关系,已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有效发挥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从商业价值来看,大兴安岭古驿站驿道是清代淘金之路的起点,是商贸活动的主要途径,它们见证了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在文旅新时代,这一古道已经具备了多元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开发的条件,既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大兴安岭文旅融合和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也市场潜力巨大。古驿站驿道发挥其商业价值的过程中,政府需承担起重要的主导作用。政府的意识形态导向关系着驿站驿道资源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利用程度,必须坚决制止和限制驿站驿道资源上的旅游景点和企业为单纯追求神秘、大力夸张演绎封建迷信、愚昧无知、陈规陋习的做法,应以科学、趣味、健康的文化风俗作为当地文化的开发导向。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各方面利益,有效打造应对市场需求的文旅品牌,开发出符合大众审美的文旅品牌,促进品牌多元化发展,以大兴安岭古驿道驿站为载体举办文创大赛、摄影大赛、定向大赛、户外运动、研学旅游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将驿站文化反向输送出城,通过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和宏观调控,助力大兴安岭驿站驿道所衍生的文旅品牌多元化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有效保护文物本体和文物价值。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大兴安岭段)所包含的23处驿站遗址和4处其他文物本体为主要对象,文化线路特征突出,主要文物遗存为古遗址,且古驿站驿道在同时代、同地区和同类型的文物遗存中具备较强的珍稀性和典型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亟需通过文物保护规划予以保护。文物本体和文物环境的认定及梳理尤为重要,理应优先解决。对准确记录文物本体信息、保护文物本体、确定遗址可能分布区、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这些工作对下一步保护、展示工作影响重大。应在明确驿站遗址分布范围、驿道走向和路线的基础上,严格保护文物本体,最大限度恢复历史环境,并寻求与文物环境中现有设施协调发展,保留驿站驿道在大兴安岭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影响和文化印记。

坚定文化自信,有效提升文物价值和成果展示。驿道驿站的设置和使用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东北边疆实施有效统治及其历史演变的重要例证,大兴安岭古驿道驿站充分反映了清代东北边疆各民族、各国交流、融合、碰撞的过程。未来发展大兴安岭地区重要旅游精品路线,这对文物价值展示的功能、内容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文物成果展示的手段上来看,在多层次挖掘文物商业价值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传播与转化,在“新媒体时代”和“流量时代”,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借助新媒体为古驿站驿道发声,从而提升文物价值的成果展示。可以进一步研究古驿站驿道以及与此相关的雅克萨之战、开发漠河金矿等历史事件经过,以及李金镛等历史人物生平,进而以“突出重要节点”为工作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商业价值,利用平台直播、短视频、微博、微信、客户端、公众号宣传等多样的创意形式,将为新媒体传播增添助力,并使其作为宣传的战略目标,发挥长期效应。

南有茶马古道,北有墨尔根古驿站驿道。我们不能让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蒙上“灰尘”,大兴安岭古驿站驿道该是与冰雪丝绸之路同等重要的存在,后人要铭记其历史教育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大兴安岭古驿站驿道的保护利用水平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