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

2025-10-09 09:06:49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靳仔囡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要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污染是“国土之殇、民生之痛”,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保卫战,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抓实源头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等举措。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保障好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人水和谐”。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深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成果。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绿色发展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绿色添成色,人人有责,让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光盘行动”等成为习惯。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保护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就是在为子孙后代谋福祉。一切破坏生态系统和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的行为,都是在断子孙路。要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强化外部监管,加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坚决杜绝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决不允许打着生态建设的旗号干破坏生态的事情。持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保护补偿,让保护修复者获得合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