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润心 筑文明之城

2025-10-09 09:07:15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田恒

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标志,在文明的滋养下,人们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兴安。

做和美兴安的诚信践行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重要价值准则,是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诚”指真诚、诚实,强调内在的道德品质,即“内诚于心”;“信”指守信、信用、信任,强调外在的行为准则,即“外信于人”。诚信是“诚”与“信”的统一,既要求内在的真实无妄,也要求外在的言行一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讲“仁、义、礼、智、信”,诚信被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核心内容。

以言行一致树立诚信精神。言行是否一致是评判个人形象好坏的关键因素,做人务必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避免空谈誓言,对于他人的托付,务必竭尽全力完成,绝不推卸应尽之责。

以法治建设约束诚信行为。构建制度化诚信体系,将诚信纳入法律框架,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档案,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公开,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

以诚信经营促进市场发展。诚信经营能够减少市场中的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企业能够为行业树立榜样,带动整个行业提高诚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做和美兴安的网络守护者。网络是现代社会发展必备的认知与交流工具,网络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领域。新时代以来,我们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建设工作,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网络家园。

强化法治保障,筑牢网络文明底线。根据网络进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网络交易、网络安全等行为。特别是针对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突出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要加大网络执法力度,以严格的执法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网络执法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测和监管。

提升公民素养,培育网络文明主体。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道德观,科学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培养公民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公民使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如信息检索、网络交流、网络安全防护等。公民要提升信息识别能力,对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要清醒识别,避免受到误导和侵害。可以通过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向公众传授防范网络诈骗、识别网络谣言的方法和技巧。作为公民个人,要强化网络文明意识,做到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

做健康兴安的健康崇尚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成为民生大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宣布,将持续推进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这一行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6个部门于2024年启动,旨在通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应对我国日益突出的超重和肥胖问题。

普及健康生活,塑造健康行为。通过广泛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自身必备的能力素质,将从疾病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自觉抵制毒品、烟草等不良危害。

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构建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健康城市,将健康理念引入社区、单位和家庭,不断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作为新时代的文明践行者、守护者、崇尚者,我们要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建设一个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的美丽城市。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