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大兴安岭是全国最北的革命老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巍巍林海,茫茫雪原,是兴安人抗击日伪、剿匪建政的主战场,是开发建设、支援国家的大后方,是奉献边疆、守土安邦的最前沿。一代代兴安人战严寒、破禁区、谋发展,涵养出大兴安岭“拼搏、创业、务实、奉献”的宝贵精神品质,激励着新时代兴安人砥砺奋进、接续前行,不断谱写着新时代兴安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地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启了兴安研学之旅,先后参观了东北抗联烈士纪念碑、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古驿博物馆、吴八老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呼玛博物馆、地情馆等兴安文化缩影。重走发展之路,重温初心使命、重塑红色基因,为中青班干部一行,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人文课和实践课。
一、历史文化是兴安发展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大兴安岭历史文化深邃厚重,丰富多样,与中华文化同根同源,是兴安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青年干部培养文化自信的精神摇篮。
(一)厚重的历史孕育了红色兴安。从雅克萨抗击沙俄的嘹亮号角,到库楚河打击日伪的激烈枪声;从剿匪建政解放上江三县,到捍卫国土吴八老岛的奋战。无数先烈在这片土地上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奉献了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兴安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民族同戚、与祖国同行的红色史诗,写满了披荆斩棘的勇毅,写满了踏雪穿林的拼搏,写满了无惧牺牲的坚决,写满了我将无我的奉献,是每一名中青年干部必修必读的精神伟作。
(二)动人的故事成就了奋斗兴安。从勇闯生命禁区的铁道兵,到巾帼不让须眉的架桥连;从支援边区建设的知识青年,到守护林海的林业工人。一个个感人事迹,见证了大兴安岭的从无到有,拼成了兴安开发建设的生动画卷。兴安的故事,就是一篇同天地斗争、与命运抗衡的奋斗佳话,叙述着勇于抗争的精神,彰显着敢闯敢拼的劲头,展现着扎根边疆的热忱,叙述着干事创业的激情,是每一名中青年干部学习看齐的典范标杆。
(三)多样的文化成就了文明兴安。从远古岩壁的鲜卑彩绘,到古伦木沓的民族歌舞;从神州北极的炫美极光,到黄金古驿的骡马喧嚣。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让醉美兴安更具魅力、更有内涵、更加自信。兴安的文化,就是一卷璀璨厚重、源远流长的文明华章,谱写了游牧渔猎的狂野,谱写了淘金伐木的喧嚣,谱写了民族和谐的纯粹,谱写了白山黑水的壮美,是每一名中青年干部难以忘怀的兴安记忆。
二、红色基因是干部成长的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大兴安岭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中青年干部必须坚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革命精神弘扬好,汲取力量、接力向前。
(一)要坚定信仰,筑牢绝对忠诚。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一代代兴安解放者、建设者,浴血林海,以身许国,用坚定理想信念镌刻出对党忠诚的壮美诗篇。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从兴安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信仰力量,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融入血脉、付诸行动,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建设兴安、振兴兴安的中坚力量。
(二)要奉献边疆,投身伟大事业。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大兴安岭历经三次开发建设,无数的铁道兵、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奉献青春,克服重重困难、挑战人类极限,最终把大兴安岭从高寒禁区建设成为林海明珠。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必须把自身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之中,以满腔热血和实干行动,扎根兴安、奉献兴安、建设兴安,与大兴安岭同发展、共进步。
(三)要以民为本,践行宗旨意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兴安百年风雨兼程,有以林为家的守塔人,有扎根乡村的老支书,有勇闯火场的扑火队、有深耕农田的技术员,老一辈兴安人以身为范,诠释了一心为民的责任担当和政治品格。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必须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兴安榜样中感悟为民情怀,在具体实践中展现为民担当。
三、优良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兴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推动优良作风传承弘扬、深化拓展。
(一)要有敢于“争”的精气神。从开发伊始到转型振兴,兴安的发展之路是一条战天斗地、筚路蓝缕的开辟之路。身处伟大时代,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日益激烈的区位竞争以及转型振兴的时代要求,必须传承历代兴安建设者敢于斗争、敢于争先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争”的意识,始终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敢谋未谋之事,敢破未破之局,敢行未行之举,大胆探索,敢为人先,为兴安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开辟新路、打开新局。
(二)要有勇于“闯”的战斗力。从原始森林到生态林区,兴安的成长历程就是一段过关斩将、攻坚克难的拼搏岁月。投身兴安发展,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推进兴边富民、林区改革,每个目标的达成都不会一路坦途。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兴安人挺进雪原、开发林区的旺盛斗志,时刻保持勇闯勇拼的工作劲头,敢于向困难说不,绝不因挫折回头,闯关夺旗,破题攻坚,勇往直前,让一个个“不可能”成为一个个“肯定行”,不断“闯”出更美兴安、更好兴安。
(三)要有善于“成”的真本事。从传统林业到新质发展,兴安的振兴之途就是一条谋事成事、创新发展的实干之途。立身发展浪潮,新机遇不断涌现,新知识不断丰富,新模式不断更新,新的挑战也在不断出现。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必须秉承老前辈、老干部的优良学风,把“补能充电”摆在突出位置,提升七种能力、八大本领,确保“技能栏”“知识库”始终能够跟上时代要求、胜任履职需要,以干事成事的能力素养,推动兴安振兴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可见可及的美好现实。
四、一心为民是奉献担当的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青年干部要坚持把兴安群众的事当作天大的事,接过前人未竟之业,立足当下民心所向,扛起未来发展重任。
(一)要让群众的生活更好。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中青年干部要做民生事业的建设者,始终将发展和改善民生摆在履职尽责的突出位置,推进道路交通、铁路航空、电信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着力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救助等服务保障水平,积极改善住房、休闲、文化等生活条件,努力缩小大兴安岭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让兴安群众有好路走、好学上、好医看、好房住。
(二)要让群众的腰包更鼓。产业兴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压舱石。中青年干部要做振兴兴安的急先锋,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扛起推动兴安振兴发展的时代重任,在推动旅游和林下经济“两业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践行“大食物观”、推动新能源产业等兴安转型发展中积极作为、发光发热。把投身经济发展的“辛苦指数”,转化为群众增收的“幸福指数”,让兴安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三)要让群众的笑容更多。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中青年干部要做服务群众的“店小二”,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利益为重,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头。要少坐案头、多坐炕头,少站人前、多走田间,竭尽全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真正让兴安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实现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兴安期间提出了“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的殷切嘱托。新时代兴安中青年干部必须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我学习、我践行”,感悟兴安历史文化,继承优秀作风品质,争做振兴发展中流砥柱,用奋斗和汗水共同绘就兴安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美好明天!
黑公网安备232722020000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