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任露露 温雅洁
佘山之下、浦江之滨,人潮涌动。6月20日,在细雨的轻抚下,曾在大兴安岭插队落户的上海和江浙的知青们汇聚至上海市虹口区宝隆宾馆,为第二故乡大兴安岭的发展建言献策。
风雨同舟路,岁月共长天。老友相见,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激动的光芒,谈论着过去的日子,回忆着充满欢笑与泪水的瞬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兴安岭开发建设60周年、知青上山下乡55周年、呼玛建县11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节点,进一步加强呼玛县与各地知青的密切联系,6月20日下午,呼玛县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5周年联谊活动在上海宝隆宾馆举行。此次活动由呼玛县委、呼玛县政府主办,以“永远的故乡情——我是走出大山的兴安人”暨“浦江再相聚·畅叙呼玛情”为活动主题,邀请上海和浙江知青代表,知青后代代表,上海老干部,上海文旅、企业、教育、卫健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追忆知青岁月,畅叙美好情谊,共谋发展大计。
一代人来到一座城,是使命;一座城怀念一代人,是感动。55年前,5800余名上海知识青年怀揣革命理想,离开家乡亲友,来到呼玛县插队落户。他们扎根高寒禁区,克服艰难困苦,立下了无功不返的誓言,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奉献给了北国边疆。他们与呼玛人民一道披荆斩棘,战严寒、斗酷暑,耕田种地、开山垦荒、修路架桥,用激情与热血应对每一次挑战,用心血和汗水践行沉甸甸的诺言,为大兴安岭的发展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曾经支援边疆的青涩少年,在恶劣环境的历练下拔节生长,培养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虽历尽千帆,但风采依旧,已然挺立于时代潮头,创造了非凡成就。返城后,知青们没有忘记“第二故乡”,为大兴安岭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鼎力支持。
“往事犹在眼前,我是1969年第一批去呼玛的,为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突破生命的禁区,为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形成了正确的三观,为后来个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和当地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早已与大兴安岭血脉相融。我很感动,大兴安岭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也会尽己所能,为这里的发展贡献力量。”上海知青联谊会会长高妙根代表知青们致辞,他的发言饱含深情,让与会人员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世界武侠小镇,北国长寿之乡,我在呼玛等您!”
“欢迎大家回到呼玛旅游,观光投资!”
“呼玛对俄经贸合作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升级潜力巨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条件较为优越;生产要素供给充足,产业发展成本较低。”
“呼玛县人民医院已经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对接,成立了张文川教授、李轶教授名医工作室,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展卒中诊疗技术,包括先进的检查设备、治疗方法等,组织我院医护人员前往上海九院进行培训和交流,学习先进的诊疗经验和管理理念。”
……
会上,呼玛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了文旅、招商项目、教育发展、卫生健康等情况,与会人员时而凝神聆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面带微笑,时而低头沉思……
座谈环节,知青、嘉宾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知青们深情地说:“我们会继续关注大兴安岭,为第二故乡建设添砖加瓦,在有生之年为第二故乡再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大兴安岭可以和知青二代、三代接续沟通,让知青故事在后代中传承下去,永远不要忘记父辈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张文建退休前是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他曾带领团队到呼玛县做旅游规划,对呼玛县的旅游发展,有独到的见解。他建议:“可以通过旅游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消费力,建设新质目的地。通过哈尔滨爆火的现象,延伸到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民族乡,通过VR技术创造更多情景,将古驿路、黄金古道等经典场景再现。更要注重00后、90后的消费偏好,变‘流量’为‘留量’,做文学旅游、文教旅游、文体旅游,将这些内容结合起来,相信大兴安岭的旅游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为大兴安岭人民提供就医便利、成立名医工作室、邀请上海专家到大兴安岭指导医疗工作、组织医护人员前往上海培训交流……这些年,曾经的松岭知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卞锦国,为大兴安岭的医疗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最大的心愿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兴安人民看病不用再出大兴安岭。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医疗是民生大事,高寒地区的中风病人发病率很高,经常需要到大城市治疗,如果在大兴安岭各地建立卒中中心,能够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呼玛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广海表示:“希望我们的知青老同志和知青后代,继续做呼玛引资引智的‘强纽带’、宣传推介的‘金话筒’、建设发展的‘领头雁’,继续支持呼玛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发展,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在呼玛、转化在呼玛,把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呼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我们将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胸怀,张开双臂迎接回归呼玛的知青,让大家投资放心、创业省心、生活顺心,在呼玛发展有空间、干事有舞台、事业更出彩。”
此次聚会,不只是老友的再相见,更是大兴安岭与上海知青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青山不老,绿水长存,这份情谊会永远铭刻在彼此心中。
曾在大兴安岭插队落户的上海和江浙知青汇聚到上海市虹口区宝隆宾馆,为“第二故乡”大兴安岭的发展建言献策。
老知青们再度聚首,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纷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