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劳模丰碑 为兴安赋能——地区总工会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助力兴安建设侧记

2025-01-14 08:00:4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宫宣

劳模精神是大兴安岭精神的基石、原型和骨架。多年来,地区总工会高度重视、深入挖掘大兴安岭精神,对劳模重选更重树,并不是将选树的劳模“风采”束之高阁,而是不断创新载体,接力推进,大力弘扬,通过出文集、印画册、建长廊等多维度立体铸造劳模“丰碑”,让劳模群体在八万里兴安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为林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铸文字“丰碑”。编辑出版《兴安魂》《筑梦兴安》文集,分期出版的两套上下4册文集各收入不同时期劳模(工匠)人物通讯160余篇,每篇数千字的劳模通讯,从灵魂深处探寻采写,挖掘出了劳模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铸形象“丰碑”。拍摄出版《脊梁》大型劳模画册,特邀资深专业摄影师组成采访摄影组,历时数月,行程近万公里深入全区各地,对老劳模进行“抢救式”拍摄采访,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大型画册。采访摄影组寻找劳模的过程,简直称得上一项翻阅大兴安岭创业史的浩大工程。全书共收入国模64位、省模214位,精美的页面把劳模光辉高大的形象刻入了职工的脑海,提升了劳模形象的高度。

铸地标“丰碑”。在7个县(市、区)中心地段创建劳模文化长廊(墙),累计有数百延长米,内容不仅局限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先优模范,更是把王进喜、孔繁森、马永顺等闻名全国的重量级先进人物纳入其中,拓展了宣传教育的宽度。

铸时效“丰碑”。组团、组版弘扬宣传劳模。“打快拳”宣传劳模已成惯例,地区总工会连续4年组织开展劳模工匠深入各地进校园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每年参会受奖的劳模返回后不是“各回各家”,而是组团深入各地巡回宣讲,并及时与大兴安岭日报社、大兴安岭电视台合作,开设劳模宣传专栏,推进了弘扬劳模精神的速度。

2024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地区总工会在开展劳模宣讲的基础上,组织10余名建区老劳模和当年新劳模,深入大兴安岭精神的发源地新林区,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砥砺奋进六十年 铸梦远航再出发”“劳模重走先锋路 重温大兴安岭精神”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地区总工会在《大兴安岭日报》集中刊发了劳模事迹专版,随后又为二版、三版开设的“致敬60年——脊梁”和“中国梦·劳动美——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两个劳模专栏全力提供稿件,并在大兴安岭电视台同步播发劳模专题报道。

2024年,地区总工会已在国家和省、地媒体播发劳模专稿50余篇。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各媒体的广泛宣传,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待选树的劳模达到一定数量后,地区总工会将继续结集出版劳模文集,为大兴安岭精神“丰碑”增加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