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绍涵
在祖国的北疆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政委陈刚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出入境管理岗位上默默耕耘,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陈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随着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居民出境游热情高涨,出入境证件办理需求激增。作为80后年轻干部的陈刚深知,方寸窗口不仅是架起千家万户的连心桥,更关乎着公安形象。他锚定“四零”承诺服务标准,全力投身到“能力作风建设年”和“政务服务优化年”活动中。为打造全省“六最”特色公安政务服务“龙江品牌”,他带领团队积极推行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我帮办”的工作机制。
“从警15载,为群众加急办证、解答疑难、化解矛盾,最珍贵的记忆都镌刻在为民服务的点滴中。几年来,有群众给我送锦旗、写表扬信,我觉得这是最难忘的时刻。”陈刚动情地说。工作中,陈刚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每天面对大量咨询,他始终热情耐心,细致解答。遇到不熟悉政策或语言沟通困难的群众,他会反复讲解办证和出入境须知;面对情绪急躁的群众,他也从不抱怨,而是用真心化解矛盾,赢得了办证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觉得这里自然环境好,没有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小,房价低,城市生活节奏慢,生活质量比较高。近几年,大兴安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很迅速,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我在加格达奇扎了根,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工作后,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到如今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陈刚很满足。
大兴安岭地区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吸引了众多境外人员。为优化营商环境,陈刚主动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企业诉求。今年以来,他实地走访7家辖区企业,发放15张警企联络卡,为企业和群众开通“助企窗口”和绿色通道,加急办理10证次出入境证件,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同时,他积极推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便利化应用,落实多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为高端人才提供办证、停居留便利,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上扛着重任,希望自己在维护社会安定、服务群众上贡献更多的力量。”陈刚是这样说的,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兑现自己承诺的。在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方面,陈刚一直冲锋在前。他聚焦主责主业,主动出击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近年来,他参与并指导侦破多起偷越国(边)境、跨境赌博案件,净化了辖区涉外环境,维护了国门安全和出入境秩序,多次获得上级嘉奖。
作为支队政委,陈刚深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和党支部成员一起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和解放思想研讨活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增强党员民警的党性修养,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在他的带领下,出入境管理支队形成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陈刚,是国门前的忠诚守望者,用坚守诠释着对国家的无限忠诚;是服务群众的暖心使者,以热忱传递着人民公安的深厚情谊;是打击犯罪的无畏勇士,凭果敢捍卫着边境的安宁与秩序。
春华秋实,陈刚先后荣获“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个人”“全省‘四零’承诺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两次荣立地区公安局三等功,多次获得嘉奖、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他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的生动见证。陈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使命与担当,他如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激励着更多人在守护国门、服务人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莽莽林海续写忠诚故事。
陈刚正在为群众办理出入境证件。
陈刚向群众宣传介绍国家移民管理局小程序使用方法。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绍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