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青春是奋进的号角。共青团始终牢记党赋予的神圣使命,传承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凝聚青年力量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大兴安岭开发建设60载,一代又一代青年扎根林海、勇挑重担,在林业开发、生态保护中彰显兴安青年担当,将青春热血融入八万里兴安的广袤土地。新征程上,我区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和先进集体,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勇挑重任,以实干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兴安建设的青春答卷,全区广大团员青年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开拓进取,让五四精神在林海深处熠熠生辉,为兴安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增添蓬勃动能。
青年逐梦正当时 砥砺奋进谱新篇
——全区共青团组织工作综述
全区各级团组织在地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为引领,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根本职责,团结带领广大青少年为现代化新兴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坚持为党育人
始终成为引领兴安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
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学习为重点,创新性开展青少年“百日思政课”活动,组织“强国复兴有我”“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等宣教活动110余场,着力提升“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和铸魂育人实效。围绕“清明祭英烈”“勿忘九一八”等主题开展实践教育活动350余场。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六个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80余场,开展“矢志奋斗报国·青春挺膺担当”主题演讲比赛,以青春礼赞献礼祖国华诞。
自觉担当尽责
始终成为组织兴安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
践行卫国戍边理念,招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兴边富民”等项目志愿者98人,支持边境地区建设、服务边境地区产业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担当在先,吸纳各领域涉农青年骨干177人,组建地县两级青年助农志愿服务队16支,解决农户急难愁盼问题120件,惠及村民9285人次,精准服务区域农村农业发展。深化“温暖兴安·团团与志愿同行”品牌建设,围绕防火防汛、扶残助弱、生态环保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开展大兴安岭地区青少年“兴安手信·‘青’山有礼”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征集文创产品102件,引导青少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青春自护·平安春节”“防范欺凌讲诚信·法治自护我践行”等主题自护教育370余场,覆盖青少年3.5万余人次,切实筑牢青少年生命健康“防护网”。开展“九号助学金”“青春暖流”等关爱青少年活动52场,为我区青少年筹集并发放了总价值51万余元的爱心物资,把党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给青少年。
心系广大青年
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
深入开展“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系列活动,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地、县两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4个,开展“龙青电商”“青创沙龙”等服务新业态青年专题讲座80余场,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台赋能。创新开展“你好同学·兴安来信”书信邮寄活动,面向626名往届高中毕业生推介我区就业环境、人才政策。主动融入地委引才留才工作大局,面向兴安在外学子及家长群体开展地县两级“青燕归巢·共筑未来”人才政策解读会9场,线下覆盖263人、线上直播覆盖5146人次,有效提升人才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地实效。联合地区检察分院、地区教育局签订《返乡大学生检察社会实践岗合作协议》,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向机关单位延伸。持续拓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渠道,开发“返家乡”“岗位直通车”就业见习岗位1776个,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
勇于自我革命
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落实从严治团要求,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管理团干部队伍,开展“团干部上讲台”活动30余场。举办全区共青团基本业务培训班,组织130名专挂兼职团干部参加党的理论“必修课”、团的业务“实践课”、交流研讨“思考课”学习,编印338页、28万字的《团内规章制度汇编》,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严抓团员教育管理,全年新发展团员974名。承办全国少工委“红领巾爱祖国——我心中的五星红旗”航空国旗传递活动,黑龙江省仅在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开展,活动影像素材入选团中央素材库,用于全国少工委制作《回望75载:光荣的少先队》纪念少先队建队75周年视频封面。全区各级少先队分批入队、红领巾巡讲、少先队校外实践等工作实现100%覆盖,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少先队活动120余场,遴选6名少先队总辅导员参加全国少先队总辅导员培训,持续推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
数智赋能保电路 青年突击绽光华
——记国网大兴安岭保电“岭上光明”青年突击队
在大兴安岭这片广袤而苍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始终奋战在保电一线,用热血和担当守护着“岭上光明”。国网大兴安岭保电“岭上光明”青年突击队,10名队员均为35周岁以下的青年,在各项保电任务中冲锋在前,成为电力保障工作中的先锋力量。
党建引领 风雪铸就青春誓言
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和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保电工作期间,“岭上光明”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迎战极端恶劣天气,在-15℃的寒风中,他们顶风冒雪,奔赴各个保电点位。场馆内外,手电筒的微光在夜色中闪烁,队员们专注地进行线路巡视。为了确保保电工作万无一失,他们针对线路保障采取“一线一案”、客户侧保障“一馆一册”措施,采用“人工巡护+可视化监控”“流动巡视+蹲守”的方式密切监测设备和环境状况,确保故障零发生。青年突击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战地党课”5场次,组织青年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劳模事迹。10名青年党员主动签订“军令状”,组建输电、配电、营销3支“青年先锋班”。春节期间,10名青年党员主动放弃休假,连续72小时坚守冰壶馆核心区,用行动践行“保电有我,使命必达”的青春誓言。
攻坚克难 全力守护赛场电力
“岭上光明”青年突击队赛前及赛时主动承担核心区域的电力保障工作,提前集结制定保障方案,输电组日均徒步15公里开展杆塔特巡,发现并处置导线覆冰隐患6处,配电组创新“昼巡+夜查”模式,在10kV友谊线等重点线路开展夜间特巡28次,营销组开展平房区冰壶馆客户侧排查隐患10余次,部署应急发电车2台,活动期间,对场馆相关配电屏柜、供电电缆等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与整治实施事故预警,针对临电接入故障、母线短路故障等多种情况分类编制应急处置预案,综合研判UPS电源的供电能力,明确故障查找、发电车接入、供电恢复等相关操作流程,细化有关人员的任务分工,高效应对突发停电故障。青年突击队员们24小时坚守岗位,发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最终实现了“零故障、零停电”的目标,确保了赛场电力的稳定供应。
传承创新 科技赋能保电新征程
传统保电巡检效率不高,难以满足现代保电工作的需求。“岭上光明”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积极配合开展“数智化”保电平台上线应用。经过数十次试验和改进,他们优化了点位数据接收功能,大大提高了场馆配电室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通过该平台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巡检效率提升60%,故障发现率提升40%。同时,队员们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负荷电流动态分析法”,提前预警设备过载风险;建立“低压配电柜测温数据库”,为设备运行状态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客户侧数智化点位升级巡视”,保障重要负荷以及UPS的稳定运行。多专业的青年队员协同合作,在保电工作中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不仅在赛事保供中找到科技创新新亮点,还推动了公司管理创新、专利创新项目的落地见效,激发了全员的创新热情,助力公司创新发展。
当城市霓虹闪烁,万家灯火通明时,“岭上光明”青年突击队队员的身影或许隐没在夜色里,但他们的故事却融入每一缕光明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奋斗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的崇高追求。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将光明带到哪里,成为大兴安岭地区保电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队徽闪耀润童心 躬耕北疆育英才
——记漠河市立人学校大队辅导员梁晶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漠河市立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梁晶的精神坐标,她默默耕耘十九载,用青春与热血浇灌少先队事业之花,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边疆教育乐章。在她的无私奉献和刻苦钻研下,漠河市立人学校少先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创新育人模式上迈出坚实步伐,更在实践育人与专业引领领域树立了标杆,成为北疆少先队工作的一面旗帜。
创新育人谋发展 匠心打造特色路
面对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新要求,梁晶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时代好少年。创新性构建了“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机制,这一机制以党的光辉历程为引领,将少先队工作融入党的教育事业大局,搭建起队员成长的立体阶梯。每年开展“红领巾讲解员”主题活动20场,覆盖全校1000余名队员,通过红色故事讲解、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锤炼本领,提升综合素质。在“北疆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中,积极引导少先队员深入挖掘漠河抗联历史,走访老战士、整理红色素材,不仅提升了少先队员的表达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深植爱国情怀。依托漠河“祖国最北”的地域特色,积极牵线搭桥,与雄安新区的全源小学、江苏镇江市朱方路小学缔结拉手结对关系,以中队交流为切入点,抓住七一建党、冬至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同上“云”队课、共讲红色故事、互赠特色手工艺品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两地少先队员搭建了友谊的桥梁,更使北疆与雄安、镇江的少先队员心手相牵,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深化了家国情怀。
实践育人显担当 服务社会铸品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少先队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此,梁晶创新开展了“红领巾助力文明城市”项目,她带领少先队员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活动200余次,累计服务超过2000小时,用实际行动为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在社区宣传中,少先队员自编快板《文明漠河新气象》,以朗朗上口的节奏和生动的语言带动居民参与文明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弘扬文明新风。在防火宣传季,她带领少先队员制作手抄报、录制视频,深入村屯宣传防火知识,有效增强了村民的防火意识。在助老活动中,她带领队员们定期探访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房间、表演节目,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这些行动得到了漠河市媒体的广泛报道,彰显了少先队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2022年,梁晶因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及地级“向上向善辅导员”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精神。
专业引领作表率 辐射带动共提升
梁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勇于担当,在专业引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带动全校少先队工作的开展。2023年,梁晶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专业引领能力的认可。她以此为动力,持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宣讲和培训活动,以《北疆少年的红色传承》为题,开展20场示范宣讲活动,培训辅导员60余人次,分享在少先队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结合北疆特色提供了实践方案,为辅导员们提供了宝贵实践参考。为献礼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她带领少先队员共同拍摄亚冬会会歌《尔滨的雪》,与漠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校外辅导员老师一起组建极北童声合唱团,创作《兴安岭新歌》,并受邀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舞台参加全国展演。2024年,梁晶因在少先队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再次荣获地级“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多年来坚守边疆教育阵地、默默奉献的褒奖。
多年来,梁晶在漠河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如一株坚韧的兴安杜鹃,扎根边疆教育沃土,她以对少先队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用创新点燃少先队员的梦想,用实践培育出时代新人,用专业赋能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少先队辅导员的动人篇章。
①由全国少工委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举办的“红领巾爱祖国——我心中的五星红旗”国旗传递活动(黑龙江漠河站)在漠河市举行。
②团加格达奇区委、东山镇团委组织开展“‘青’敬老人 情暖金晖”主题团日活动,图为青年志愿者为东山镇老年人包饺子。
③团新林区委组织少先队员开展“我与小树苗共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图为少先队员为小树苗培土。
④呼中区青年助农志愿服务队开展加固农业设施服务,图为青年志愿者帮助居民安装蔬菜种植大棚保温装置。
(本版图文均由团地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