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凤娇 王瑶
“这是您的婚姻消费补贴资格券,涵盖家电、汽车和婚宴三大类消费,请收好!”在加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侯雪婷将一张价值6000元的红色消费补贴礼券递给刚刚领取结婚证的陈涛夫妇。并详细说明使用规则:只要在我区消费,凭借发票和资格券到婚姻登记处审核,核算无误后6000元就会打入他们的账户。这份特殊的“新婚礼物”让他们惊喜不已。
“这补贴来得太及时了,我们正愁婚宴预算不够呢!”陈涛攥着补贴券,笑得眉眼弯弯。他和妻子不仅收获了象征爱情的红本本,还拿到了6000元的婚姻消费补贴,这份“大礼”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这一政策是政府对我们年轻人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陈涛说,他和妻子打算在大兴安岭扎根,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张承载着政策关怀的消费补贴券,自2025年1月1日以来,已发放至161对新人手中,累计兑现补贴17.4万元。根据政策规定,凡是在大兴安岭地区范围内进行结婚登记,双方均为初婚且至少有一方为我区户籍的新人,可一次性领取6000元的代金券补贴,用于购买家电、汽车或置办婚宴。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让新人们得到实惠,也为我区的商家带来了新的商机。在加区海尔专卖店,高端产品展区人头攒动,导购员王新宇边开单边介绍:“最近很多新人来选购家电,高端机型卖得比打折款还快,销售额相比之前有了显著提升。”
婚庆市场同样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红利。加区金马饭店餐饮部经理栗莉介绍:“自从政策实施后,预订婚宴的新人明显增多,很多新人用代金券升级了酒席标准,婚宴厅的使用率不断提升。”
婚姻消费补贴政策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我区为破解人口困局的一次创新探索和实践,通过降低青年安家成本、释放消费潜力、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个人受惠-消费提振-产业升级-人口回流”的良性循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兴安岭正在用政策红利的火种,点燃青年追求幸福生活的热情,为兴安大地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民政局的石阶上,更多关于幸福与发展的故事正在续写……
——在这里,每一张结婚证都是幸福的起点,承载着美好的期盼。
——在这里,安家立业的梦想与边疆发展的蓝图紧密相连,共同绘就充满生机的兴安新画卷。
工作人员为新人发放婚姻消费补贴资格券。
新人登记后拍照留念。
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新人填写了结婚申请。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凤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