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锐:林海的风,始终吹拂着我的心

2025-08-13 07:57:49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image.jpg

在加区儿童公园快乐玩耍的时光是鲁锐最难忘的童年记忆。(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image.jpg

鲁锐(右一)与同事研究法律文书,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陶然 李秋颖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陶然 李秋颖

“我的爷爷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闯关东’大军中的一员。小时候,最喜欢听他讲开发大兴安岭的故事。”鲁锐仰头沉思,语气中带着孩童般的雀跃,“他说,在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林海雪原,呼出的气能在眉毛上结成冰碴;拉着爬犁走几十里,心里却燃烧着火——只盼着多运几根木头,让国家多盖几间房。”爷爷描述的爬犁碾过积雪的声响,异乡的深夜,总在鲁锐心中回荡。她常想,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大抵就是从那声音里生长出来的。

1989年,鲁锐出生在加格达奇——一座名字源自鄂伦春语、意为“樟子松生长的地方”的小城,名字中带着草木的清香。祖父的故事早已在她心中播下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谈起童年的记忆,她的语速变得轻快:“在加区一小读书时,每到深秋,老师会带我们去郊外捡落叶,做成标本,细心压在厚厚的册子里;加区四中操场边,至今还挺立着我和同学们当年亲手栽下的小树。那时,邻里的烟囱飘着松木的暖香,谁家包了酸菜饺子,就会端着碗挨家送;冬天,大家在雪地里打滚,棉袄沾满雪碴,回家时满身冰雪。”

高中毕业后,她背起行囊离开了这座承载童年记忆的小城。火车驶离加格达奇时,她望着窗外白桦林的绿色线条,逐渐缩成一个点。无论是在黑龙江大学攻读法学,还是在英国斯旺西的图书馆查阅海商法判例,亦或是在天津金诺律师事务所为跨国并购案熬夜,她始终觉得背后有力量在支撑着:那是爷爷挺直的脊梁,是家乡山风在耳边低语“别怕”。

这些年,从校园到职场,她的脚步越走越远:为渣打银行、星展银行、中银航空等外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厂、并购土地、收购矿产;为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并购项目提供法律支持……

在谈判桌上,面对外方法律团队的尖锐质疑,她会想起爷爷说的“冻土再硬,也能一镐一镐凿开”;处理跨境纠纷时,那些复杂的条款和文化差异,让她格外怀念加格达奇的直来直去——就像山里的河流,再曲折也朝着一个方向流淌。当她领到全国涉外法律服务奖时,冰凉的奖杯触到掌心,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吃的冻梨,咬开时冰凉清甜,那是家乡特有的味道。

如今,作为天津金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及金融业务部部长,鲁锐带领团队在金融法律领域努力开拓,也常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调解室里为素不相识的人化解纷争。每次签下一份厚重的合同,或调解一场棘手的纠纷,她总会忍不住思念家乡——想看一眼那片绿色覆盖的土地,想知道家乡的蓝莓是否成熟、木耳是否丰收,想念那些挺拔的樟子松,是否还像小时候那样,默默守护着林海。

作为从大兴安岭走出的孩子,鲁锐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天津港繁忙的货轮,她对记者说:“迟子建曾说‘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是因为这里有我眼睛、心灵和双足漫步的理想之地’,我也很想回去看看。”她希望将这些年在跨境投资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家乡林下产品的出口通关指南;将处理海外并购的专业能力,变成家乡企业走出去的护航利器;还想带着两个孩子,去看看那片养育她的林海——告诉他们,这里的每一片落叶,都藏着让人挺直腰杆的力量。

“家乡的亲友都知道我在天津从事法律工作,无论是亲朋旧友,还是邻里乡亲,遇到各类法律难题时,常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拨通我的电话。而这些日常咨询,我都力所能及地给予耐心解答。”她笑着又说道,“我的专业主项是国际投资并购,助力企业‘走出去’。之前有一家计划前往尼日利亚设厂的企业前来咨询。我第一时间对接当地可靠的律师团队,就尼日利亚的用工政策、资源许可等核心法规问题提供了关键支撑。特别荣幸的是,我被黑龙江省侨联及大兴安岭地区侨联聘为法律顾问,就更感责任在肩。未来,定当发挥专业所长,助力更多家乡企业行稳致远,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信从容。”

离开大兴安岭越远,鲁锐越懂得爷爷当年为何坚守林海。有些根,扎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再也无法拔除。就像大兴安岭的樟子松,无论长得多高,根须始终深扎冻土,紧紧守护着故土。

采访结束后,鲁锐送记者下楼。电梯门缓缓关闭时,她转身走向办公室,阳光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宛如那棵倔强生长的樟子松——根须深扎故土,枝叶努力伸向远方的天空。

编辑点评 根生林海 花开世界

□欣宇

在鲁锐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从林海雪原走出的孩子,如何带着故土的烙印,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祖父“闯关东”的坚韧不拔、加格达奇的草木清香、邻里间的温暖记忆,这些看似细碎的片段,最终凝结成她人生路上最坚实的底气。

从加格达奇的童年时光到跨境法律战场的从容博弈,时间和空间的跨越从未隔断她与故土的联结。祖父“冻土再硬也能一镐一镐凿开”的箴言,化作她应对外方法律团队质疑时的底气;家乡直来直去的处世哲学,成为她破解复杂跨境纠纷的钥匙。那些看似遥远的童年记忆——冻梨的清甜、樟子松的挺拔、雪地里的欢腾,早已内化为她性格中的坚韧与温暖。

鲁锐身上更让人动容的,是她对家乡的反哺之心。从为邻里解答日常法律难题,到以专业能力助力家乡企业“走出去”,她将个人成长与故土发展紧紧相连。正如樟子松“根须深扎冻土,枝叶伸向天空”,鲁锐的故事恰是当代游子与家乡关系的生动写照:走得再远,根脉始终系于故土;飞得再高,初心永远向着来时的方向。这份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专业的坚守,让每一个奋斗者都能从中读到共鸣——无论身在何方,心中的“林海之风”永远吹拂着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