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容师”的歌者——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兴安岭启城数字环卫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员陈婷

2025-09-15 10:09:17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张雅华 李长军

在加格达奇区的环卫一线,有一位年轻的女性,她用笔发声,为环卫工人们谱写出动人的劳动者之歌。正如她在日记中所写:“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干净的街道上,我知道,这美好里有我的一份坚守。”她就是2025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兴安岭启城数字环卫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员陈婷。

今年36岁的陈婷是一名大学毕业生。2014年,她担任加区环卫处办公室协理员;2016年环卫工作服务外包后,她加入大兴安岭启城数字环卫有限公司,担任综合管理员,负责文字材料撰写、环卫宣传、工会事务等多项工作;2024年,她当选为长虹镇人大代表。

自投身环卫事业以来,陈婷始终以“记录者”的身份扎根一线,为环卫工人代言。环卫工作有时会被误解为“扫大街”的简单劳动,但在她眼里,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坚守与担当。为此,她坚持用质朴的语言将一线环卫工人的感人故事诉诸笔端,用最真实的文字,讲述最动人的故事,让冰冷的文字跃动着真实的温度。

在撰写重大会议材料时,陈婷总要深入街头巷尾调研,与环卫工人谈心交流。她发现,许多工人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清扫积雪,却因文化水平有限,难以清晰诉说自己的付出与感受。于是,她以“拉家常”的方式记录他们的日常,用“凌晨四点的路灯下,扫帚划过积雪的沙沙声”等细腻笔触,将工人的辛劳与尊严鲜活地呈现在领导案头。这种“接地气”的写作风格,不仅让材料更具感染力,更搭建起政策制定者了解基层的桥梁。

为了让外界看见大兴安岭的环卫精神,重新认识环卫工人,陈婷主动对接媒体,策划了一系列特色宣传活动。暴雪中,她带领团队用镜头记录清雪现场    推雪板划出的弧线与工人冻红的脸颊,最终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让全国观众见证北疆环卫人的风采。疫情期间,她通过全网直播向千万网友讲述环卫防疫故事:“凌晨五点的消毒水气味,是城市苏醒前的第一道防线。”这段4分30秒的直播画面,成为抗疫宣传的标杆案例。

以文化人,点亮精神火炬。陈婷深知,提升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需从精神层面破局。她牵头组织“庆七一”朗诵活动,带领工友自编自演三句半《环卫赞歌》,用幽默诙谐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在“感动兴安人物”评选中,她力推家境困难却捡拾弃婴并将其视若己出的齐清来,助其成功入选并获得广泛好评。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工人的文化生活,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

作为环卫工人的“贴心人”,陈婷始终秉持“工会是工人娘家”的信念,将关爱化作一件件实事。在送温暖资金申报工作中,陈婷坚持“应享尽享”原则,却常因政策条款要求驳回部分人员的申报要求,因此遭遇误解。面对质疑,她便常驻一线,逐条解读文件条款,通过一对一沟通,化解了多起矛盾,让送温暖资金真正成为“及时雨”。

针对环卫工人“吃饭难、休息难”的实际问题,陈婷积极争取上级工会增设休息室。每月走访调研时,她会仔细记录个性化的需求:“王叔爱喝浓茶,得备个保温杯”“李姐爱养花,搬几盆花来增加美感,也让大家能舒心……”这些细节让休息室成为一线环卫工人的“第二个家”,更让工会“娘家人”的称号深入人心。

从办公室协理员到综合管理员,陈婷始终保持着“归零心态”。她常说:“环卫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这份初心,让她在近11年间累计撰写材料超50万字,推动30余人次参与政策解读,协调解决职工诉求百余件。2024年长虹镇人大组建完成后,陈婷当选为长虹镇人大代表,这更成为她继续为一线环卫工人发声、努力工作的动力。

荣誉是鞭策,更是责任。面对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陈婷坦言:这份荣誉属于大兴安岭每一名环卫工人。我愿用一支笔,书写环卫工作的厚度;用一颗心,温暖城市角落的辛劳;用这份坚守,诠释“劳动最光荣”。



image.jpg

陈婷(左一)和环卫工人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诉求。 李小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