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深耕林草教坛 科技赋能兴安绿业——记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生态环境学院院长王恩久

2025-09-18 10:47:39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文/摄 本报见习记者 赵怡贺

在巍巍兴安这片守护着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的广袤土地上,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生态环境学院院长王恩久已扎根31载。“从踏上讲台那天起,我就没想过离开。林区的青山绿水需要技术人才,我得留在这儿把本事教给更多人。”面对记者采访,王恩久的话语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他将个人理想完全融入了林区发展,既是学生口中的“严师”,也是同事眼中的“领头雁”,更是用科技服务林区、助力绿色发展的“实干家”。

自1994年从教以来,王恩久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在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教授林业技术、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等专业。如今,他教过的1000多名学生大多成为林区林业战线的技术骨干,而他本人也获评省级教学名师。“王老师的课从来不是照本宣科,总能把枯燥的理论讲活。”他的学生告诉记者,“他常带我们去实地教学,站在松树林里讲培育技术,那种把课堂搬到大自然的感觉,至今让我难忘。”

除了日常教学外,王恩久还积极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与“双创”大赛。王恩久坦言:“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会读书,更要会动手,能解决实际问题。看到他们在赛场上获奖,比我自己拿奖还开心。”

31年教学生涯里,王恩久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编写教材5本、发表教改文章8篇、主持教改课题6项,始终站在教学改革前沿;2009年,他主讲的《森林培育技术》还获评省级精品课程。谈及科研经历,他告诉记者:“一开始主持省自然基金项目时,有很多困难,压力很大,但我们咬牙坚持,查资料、跑林场调研,最终不仅拿下项目,还为后续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他主持、参与的地区科技项目也先后获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2021年,为服务林区经济转型,王恩久牵头申报省级“双高”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与利用高水平专业群。他带领团队首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四大产业链精准定位岗位需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对此,他认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确保学生毕业后能无缝对接行业一线,不用再‘从头学起’。”

谈及专业群建设目标,王恩久底气十足:“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养我区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型人才,让学生学到真本事,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用。”如今,团队构建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已初见成效,林业技术专业与佳木斯大学园林专业实现“高本贯通”便是例证。

从教多年,王恩久始终记得自己的双重身份——教师与林区科技工作者。“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本分。作为来自林区的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是我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王恩久仍在林海深处坚守。“只要林区需要,我就会一直教下去、干下去,为林区的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才。”采访尾声,他望向窗外的林海,眼神愈发坚定。



image.jpg

王恩久(右一)正在给学生授课。

image.jpg

王恩久(左一)与年轻教师在温室基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