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琳琳)近日,地区图书馆全国科普月主题系列活动——“生活中的化学”科普实验小课堂在馆内少儿部成功举办。近80名小读者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践课。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趣味实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并同步增强家庭安全防范意识。活动现场,图书馆工作人员精心设置了多个简单易行又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紫甘蓝酸碱指示剂实验”中,孩子们观察到溶液因酸碱度不同而变幻出缤纷色彩;“淀粉遇碘变色”实验则让大家见证了物质反应的神奇瞬间;备受期待的“小苏打白醋熔岩灯”实验,利用酸碱中和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造出如梦似幻的视觉效果,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充满惊叹声与热烈掌声。
除趣味实验外,活动尤为注重科普教育的实用性。讲师重点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化学安全隐患,如“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可能产生剧毒氯气”“强碱性管道疏通剂接触铝制水管会导致腐蚀”等真实案例,为在场家庭敲响了安全警钟,提供了科学的避险指南。
馆方负责人表示,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有责任延伸社会教育职能。此次科普课堂是馆方创新服务模式的一次有效尝试,未来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优质的科普活动,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黑公网安备232722020000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