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心 薛忠旭
“导航会绕路,志愿者推荐的路线超贴心!”“这趟旅行读懂了绿色背后的坚守。”近日,游客在新林林业局塔源林场游玩时感慨道。
秋日的大兴安岭像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美丽的五花山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奔赴一场金秋之约。新林林业局塔源林场通过开展“志愿红”服务活动,为游客的旅途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服务区的“活地图”,志愿者精准指引解难题。面对岔路多、景点分散的问题,他们不仅做到熟稔路线,还整理出风车墙、紫藤长廊等“小众打卡点”。近一周时间,志愿者就为300余辆自驾车辆指路,很多游客反馈因他们的指引节省了行程时间,他们用热情化解了游客旅途中的“找路难”问题。
纪念馆里的“讲述者”,让林业精神可触可感。华罗庚林业情怀纪念馆内,志愿者董淑玲化身志愿讲解员,站在沙盘前讲述老一辈林业人“采育用”的奋斗史。志愿者们通过查阅史料、走访退休职工,打磨讲解词,让展柜里的老工具、墙上泛黄的老照片“开口说话”。目前,纪念馆每日接待游客近200人次,林业精神在生动讲述中实现了代际传承。
林间的“守护者”,环保行动唤醒自觉。在蜿蜒的林间步道上,志愿者们手持工具捡拾垃圾,他们不仅弯腰捡拾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等废弃物,还通过设立“草木有情,请勿打扰”等温情提示牌引导游客主动捡起身边的零星垃圾。不少游客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自发加入清洁队伍,让林海的底色更纯净。
从精准指引到沉浸式讲解,从环境维护到文明引导,“志愿红”是秋日林海中最温暖的风景。这抹跃动在白桦林与五花山色间的红色身影,既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用真诚服务架起了人与自然的桥梁,让游客在自然之美与人文温度中,读懂守护与传承的双向奔赴。

志愿者为外地游客推荐旅游线路。 (资料片)
黑公网安备232722020000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