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中的逆行答卷——记大兴安岭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周林“三进火场”的担当

2025-10-20 08:35:4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image.jpg

训练场上,常常是汗水打湿衣襟。正是那段淬火的岁月,周林练就了一身的过硬本领。 

image.jpg

走下训练场的周林,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充电“补钙”。

(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本报全媒体记者 赵保江

近日,大兴安岭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干部周林收到一封来自鸡西市鸡东县向阳镇人民政府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危急关头,周林同志恰好途经现场,他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主动投身灭火救援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中共鸡东县向阳镇委员会、鸡东县向阳镇人民政府代表全镇人民,向周林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时间回溯到9月4日清晨5时许,鸡东县向阳村一排沿街门市突发明火,玻璃被火光映得通红。因一商户用火不慎引燃室内可燃物,火势迅速蔓延至隔壁商铺,烈焰的爆裂声、物品的倒塌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现场火光冲天。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身影没有丝毫迟疑,迎着热浪冲向火光,大声喊道:“大家别慌!我是消防员!请大家先冷静!”来人正是返乡休假的消防指战员周林。

火场内浓烟四起,能见度不足两米,周林却临危不乱。他迅速绕着门市勘查,判断火势走向与风险点,同时组织室内人员有序转移,几名被困人员被安全转移至街边,经清点人数,无人员受伤。

此时火场内隐患仍未消除,猛烈燃烧区域有一只液化气钢瓶气阀未关,正往外喷射半米多高的火舌,随时可能引发爆燃。

周林深知,这个“不定时炸弹”若不妥善处理,前期努力可能功亏一篑。他迅速抄起湿布裹住手部,毅然第二次冲入火舌肆虐的中心区域。高温炙烤下,浓烟呛得周林双眼刺痛、泪水直流。那只液化气钢瓶紧邻火源,铁皮被烤得发烫发亮,阀门在高温下已轻微变形。

“抓住气阀了!”周林咬牙用力——随着“吱嘎”一声,阀门被硬生生拧回半圈,燃烧的风险终于被控制。周林不敢耽搁,立刻扛起钢瓶向外冲,同时朝围观群众摆手示意:“钢瓶还有余温,存在危险,千万别靠近!”

排除钢瓶隐患后,周林发现火场内浓烟仍如浓雾般积聚,若不及时排烟,火势极可能复燃蔓延。他抹了把脸上的黑灰,转身喊道:“跟我来!破拆屋顶排烟!”随即第三次冲向火场。在屋顶上,他放低重心,不时回头提醒身后人员:“注意脚下,跟我走!”找到屋顶承重薄弱点后,他指挥队友合力用撬棍、斧头破拆。随着木板碎裂的声响,屋顶被砸开几个通风口,积聚的黑烟顺着缺口快速涌出,火场能见度逐渐提升。

周林的三进火场,为后续赶到的专业消防队彻底扑灭大火奠定了关键基础,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商户的财产,避免了灾情波及周边民房造成更大损失。

现场群众也纷纷伸出援手,有人递上湿毛巾:“快歇口气,擦把脸。”有人拉住试图返回屋内取物的店主:“人没事比啥都重要,可别冲动!”

这场突发火灾里,周林三进火场的背影,不仅是一次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更是一名消防员刻进骨子里的职业本能——即便身处休假期间,即便脱下制服,只要群众需要,“我是消防员”的誓言便永不褪色。他用三次逆行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也用实际行动证明:消防员的担当,不仅在哨声响起时,更在每一次群众身处危难之际。这份坚守,是周林和如周林一样的平凡英雄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