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铁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九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作品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接续五四的白话小说传统,还原民国初年北方农村集镇的传奇人物与古老事件。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文明冲突的时刻,乡土成为勘探人性善恶的舞台:争盐运生意而灌下铁浆自戕的孟昭有、在酒楼上吃炒人心的屠夫傅二畜、自学医书而接连害死家人的能爷……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人物复活了战国时代的血性,和我们不大知道的民族性,演绎着仇杀与救赎、侠义与温情,愚昧与文明,无不是震慑心魂的悲剧。
铁水般奔流的文字
——读朱西甯小说集《铁浆》
□李 季
朱西甯先生的小说集《铁浆》共有9个短篇,写于20世纪60年代,却像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小说,清末民初的人和事,传统的白描、叙事和戏剧性冲突,对人性的刻画刀刀见骨。乡情浓郁,语言凝练,带着不可抗拒的血性和热度,铁水一般奔流而来。
九个故事皆发生于民国时期某村镇,各色人等,离合悲欢,一幕幕场景逼真翔实,仿佛就在眼前。《贼》写乡野汉子义气深重替人顶罪;《新坟》描述反对香灰符水治病执着于自修医道的能爷,无能驱除病魔的困境;《刽子手》写刽子手傅二畜边啖人心边替受刑者抱不平的口头正义;《捶贴》叙述小兄弟俩坟场拓碑与瞎乞丐斗嘴的故事;《余烬》写合伙开店的瞎子与瘸子在大火中勾心斗角;《红灯笼》描述得了狂犬病的老舅雪夜求药的故事;《出殃》写头七死人回魂报仇的灵异事件;《锁壳门》描画北方汉子寻仇果报的故事;《铁浆》描述为争夺生意,不惜生灌铁浆致死的悲剧。仿佛中国旧时村镇各路人性展示的大舞台,在原汁原味的乡土氛围里,农人的憨蛮,愚昧的可悲,贫穷的可怕,孩童的刁顽,素人的热血,义士的仁爱,皆跃然纸上。自然、传奇、恶与善、勾心与斗角、仇恨与慈悲,徐徐铺展,犹如苍茫旧中国的萧瑟长卷。
这部小说集虽写乡土生活,却时时处处映射着民族的血性、烈性,鲜明刻画了人性的不屈与悲悯,有鲁迅的冷峭、萧红的悲凉,也有沈从文的淡然、张爱玲的谑趣。
朱西甯爱写悲剧,他喜欢把主角放在危境、绝境的炼狱里,在强烈的冲突中,展示人心。这些人在绝望中皆有强烈的求生欲,但最后总是阴错阳差地坠入深渊。真正的悲剧,不是善与恶的冲突,而是善与善的。写善与恶的争斗容易,写善与善的才更见功力。世上大奸大恶之人少,大多都是好人,而好人办坏事,才更令人心痛。“人总是这样子,不说也罢。”在天地不仁的苍茫悲剧里,自有卑微庶民的人性闪光。
文中词句大量从村夫乡民口中吐出,字里行间却有着无处不在的典雅。古典与乡土的结合,毫无生涩之感,几乎令人忽略掉了朱西甯笔法的秀媚雄狷。朱西甯用冷静的笔触,描绘世间的冷酷、人性的晦暗,最后又温柔悲悯地触摸那些伤痛的心灵。所以阿城评价他的文字,“铮铮到骨,是有温度的自然书写”。
朱西甯的作品被公认为是华语文学的珍贵遗珠,精炼古朴的语言,对现实的贴近和超然,展示的是一个小说家的本分和质地。坚硬而灼热的内核,扛得过时间的侵蚀。文字在朱西甯先生笔下就是那铁浆凝成的厚重镜子,照出了繁华与苍凉,也照出了朦胧的现今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