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富章
“花无百日红,果有千日熟!”这是我在大兴安岭呼中区小白山生态旅游区面对一片“千日果林”时偶得的一句话。
小白山是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的第二高峰,海拔1404米,鄂伦春语意为“神奇的山林”。
是日,小白山地区飘着蒙蒙细雨,细雨化作薄雾,在山林间缭绕。我们在细雨薄雾中走上了通往巅峰的蜿蜒山路。
一路之上,随处可见石堆、石河、石海,那是地球冰川时期山地岩石寒冰风化而成,小白山就是一座石头堆叠起来的山。在这石山之上,生长着连绵的灌木丛林,这灌木丛林看上去也是松树,但它们不像我在大兴安岭别处看到的樟子松、落叶松,没有高耸入云的巍峨与挺拔,有点矮小,其枝干伏卧蜿蜒状,新枝密生短毛,不过,从外表看倒也是清新亮丽,生机勃勃。
呼中朋友介绍,这片丛林,叫偃松。因其树身矮小,故有“矮松”之名;其枝叶看上去酷似马尾,所以也叫“马尾松”。偃松只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体,是最耐寒的树种。小白山为石质结构,偃松扎根于石缝之中,盘根错节,因为它们用力在根,所以就不像樟子松落叶松那样挺拔高大了。听着呼中朋友介绍,再放眼山坡上茂密的偃松林,一种敬意油然而生:这些模样并不出众的偃松,却有着顽强坚韧的生命力,我说,这是上苍对小白山的馈赠啊,小白山若没有偃松林,就不会有这样生机蓬勃的生态景象了。
呼中朋友听我这样说,笑着继续介绍,小白山的偃松,身材并不魁梧奇伟,却能结出一种果,这种果叫千日果,是果中珍品。
千日果?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呼中朋友如数家珍地向我道来:这小白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千日果林。小白山的千日果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偃松林,居全国林区之首,是世界三大偃松产区之一,呼中因此拥有“中国偃松之乡”的美誉!
偃松因为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比较特殊,所以它的成熟期比较长,一般要达60年;而它的果实,就是偃松松子,则是满三年才成熟一次,第一年孕育,第二年开花,第三年才结籽。所以叫千日果。
世间竟有三年成熟一次的“千日果”!这颠覆并更新了我关于果实的认知。原来并不是所有的果实都是“春华秋实”的。春华秋实是常态,千日成熟是例外,而例外的才是最神奇的!
我们是8月初走进小白山的,刚过了偃松的花期。据介绍,偃松的花期在6~7月,偃松花有雄花与雌花之分,雄花为黄色,雌花为紫色或红紫色,偃松开花时节,其花姿与花色也是非常美丽耐看的。树枝上已经有偃松果,这些偃松果大小不等,但已经出现了“圆锥塔”的形态,它们到9月份就成熟了,有些看上去比较饱满了。呼中朋友采摘了几颗,给我们每人分发了一颗:“这些已经可以吃了。”
呼中朋友拿了一颗偃松果放在手心里给我们演示,那偃松的果子外形呈心形,包裹在外表的每个鳞片也像心形一般;将鳞片剥开,里面有两粒偃松籽,极像一对情侣在一起,所以人们赋予了它齐心合力之意,得名同心果。呼中朋友的生动介绍令我们动情,原来,这千日果的结构是如此精妙,寓意是如此美好!
我把手中的偃松果剥开,将生鲜松仁放入嘴里,其味鲜甜绵密还有那一股熟悉的松仁香,瞬间满嘴清爽馥郁;想到它们是经历了三年一千多个日夜的风霜雨雪天寒地冻才孕育出来的,便久久将它含在嘴里,真有点舍不得咽下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