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每月好书榜

2024-11-29 08:12:19    来源:      编辑:陈长辉

《儿女风云录》

王安忆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99读书人

本书为王安忆最新长篇小说,《长恨歌》后三十年,王安忆再写上海滩《儿女风云录》。本书围绕上海老爷叔“瑟”“堪称颠覆”的式微人生展开。他出身富门,少年时家道中落,单身北上舞蹈学校,吃尽大漠风沙,世人冷面,直至中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两手空空,沦落舞厅谋生……在国内度过大半生之后又和父母远赴美国孤悬海外。小说时间跨越幅度长,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写到当下,宏阔的时间之河,承载的是一个个不同身世、不同命运的小市民的悲欢。

《失去的三百年》

郭建龙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追溯了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的三百多年里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从提问到输出》

[日] 上野千鹤子 著

曹逸冰 译

文汇出版社

新经典文化

高等教育以上的阶段不再需要学生念书(死记硬背),而是要求学生做学问(学而后问)。换言之,学生该做的不是解出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而是提出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自己找到答案。本书传授的是知识生产术,即发现和掌握事物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在今天这个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世界,即使现有知识成为一堆废纸,拥有知识生产术,就意味着拥有在重重迷雾中生存下去的智慧。

《科学家的图书馆》

[英] 布莱恩·克莱格 著

曹怡 褚波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从“古代世界”科学书籍的起源,到“印刷引发的文艺复兴”时期知识传播的飞跃,再到“现代古典时期”科学写作的规范化与期刊的兴起,书籍见证了科学思想的激荡与科学方法的革新。《科学家的图书馆》是一部探究科学书籍历史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的科普作品。本书跨越五个时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从古代至21世纪科学书籍2500年的变迁,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了科学书籍在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