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照亮深山的知识明灯

2025-06-27 07:46:18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周金彪

儿时,我生长在大兴安岭的深山之中,那里山清水秀。然而,交通极为闭塞,一条土质公路因雨雪而时常中断,嫩林铁路便成了我们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铁道线旁的站区里,在那遥远且幽深的大山之中,我的童年如一曲悠扬的山歌,在葱郁的林间久久回荡。

到了入学的年纪,父母将我送进铁路小学。学校就在家旁,说是学校,其实就是由铁道兵遗留住宅改建的一间教室。一至三年级只有一位代课老师,她用智慧和热情指引着我们走向求知的脚步。

识字的过程中充满了童趣。老师教读,总有几个淘气的孩子,故意变调,引得老师连连纠正。而那些因为拼写错误而被罚站的学生,反而更加努力学习。当单字拼接成词,我们好像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老师的课桌上有几本泛黄的教科书,其中一本封面磨损得字迹模糊。我好奇地询问老师,得知那是《新华字典》时,我仿佛发现了神通广大的宝盒。老师查阅字典的动作,如同母亲在昏暗仓库找东西般自然。

字典里密密麻麻的方块字,每一个都蕴含着深邃意蕴。老师指尖在字里行间轻盈跳跃,像是在琴键上弹奏着知识的乐章。她总能迅速找到答案,仿佛字典住着智慧之神。这本字典在我的心目中烙下深刻印记。

为拥有一本《新华字典》,我人生中第一次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小学时,有次陪着母亲来到姐姐嫁去的小镇,发现有一家新华书店时,我如获至宝。这栋蓝色大门的独立平房,里面的氛围与商场的喧哗截然不同,书籍整齐排列,工作人员耐心专业。

那几日,我总往书店跑。站在柜台前,慢慢浏览着每一本图书的扉页,那里有很多连环画,也有不少“大部头”的著作。在工具书的橱窗里,我发现了和老师桌上一样的《新华字典》,顿时心生渴望。

回到姐姐家,我便和母亲商量,央求她给我买下那本《新华字典》。母亲很为难,坦言路费紧张,但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最终在上车前为我买下了那本《新华字典》。这本《新华字典》至今还放在我的床头,虽然它被时间磨得很旧,书页也翻得很烂,但我对它的感情依旧如初。

《新华字典》是我们大山里的孩子通往世界的钥匙。它教会我们识字明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会用字典探寻、思考,对知识的渴望如山涧的清泉永不停歇。

如今,我已走出大山,走过了千山万水,见识了繁华世界,也用那些熟悉的字词书写人生。但每当我回首往昔,总会想起在小镇书店里购买那本《新华字典》的情景,和在新华书店里付钱时母亲那无奈而又不舍的目光,还有那位为孩童们点亮知识之灯的老师。她们,是我人生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让我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怀着对知识的敬畏,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