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丽
到了英雄之城江西南昌,怎么能不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建军节前夕,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进入纪念馆环形序厅,只见鲜艳的军旗前,一只刚劲有力的大手紧握步枪,步枪冲破巨石,直指苍穹。步枪前边的石块上刻有标注:“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二时,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组“石破天惊”圆形雕塑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人感受到南昌八一起义的雄伟气势。
雕塑前,不时有参观者拍照留念。军旗两侧的墙壁上刻有大型全景浮雕,浮雕分为四个部分,左侧两块呈现的是南昌起义时的激战场景,他们有的扛着炸药箱,有的高举步枪,有的推着弹药车,他们坚定的目光充满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右侧两块是南昌军民共庆胜利、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的场景。
展厅分为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和群英耀中华六个部分。通过“起义部署”“八一枪声”等场景的一张张珍贵照片,我得以感受起义前夕的紧张气氛,仿佛亲历起义时的血雨腥风。皮包、徽章、手表、信件、枪炮、军装、草鞋、推车、木桶等这些真实的文物,向我们展示了起义的计划性、周密性、艰难性以及来自民众的奋力支援。逼真的模拟场景,再现南昌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激战过程,耳畔似乎传来了当年激战的枪声。
在“欢呼胜利”的大型油画前,一位母亲正为女儿录视频,戴着红领巾的女孩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义成功啦!战士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在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这一刻,我更加深刻理解到‘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真正含义。”油画上战旗猎猎,红丝带飘扬;油画正前方,女孩脖子上的红领巾鲜艳如火,薪火相传,红色基因深深根植到女孩的心中。
从一楼展厅到二楼展厅,踏上“井冈山之路”,模拟的山间雾气缭绕,崎岖的石阶路两旁青松翠竹成荫,一步一步,步履凝重,道阻且长。身边,走过一个团队,传来导游的声音:“这不仅是一条奋斗之路,更是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倏然,我心中豁然开朗,脚步也越发轻快起来。
继续前行,我来到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墙前,英雄人物的姓名按姓氏笔画镌刻在大理石墙上。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人数超过两万人,但至今留下姓名的有1186位。我驻足默诵,他们的名字或熟悉或陌生,他们从南昌起义的烽烟中走来,用热血和信念谱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满怀敬仰之情,面对名录墙向革命先烈们三鞠躬,表达着哀思。
二楼的专题展厅呈现的是人民军队90余年“光辉历程,强军伟业”的军事成就,展览内容细分为星火燎原、中流砥柱、解放全国、钢铁长城、精兵之路、科技强军、科学发展和强军新程八个部分。
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从零开始,从弱小到强大的艰辛历程;一组组数字,用热血铸就;一次次强军改革,推动中国人民军队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军新征程中阔步前进。
参观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更加激情澎湃。硝烟虽散去,遗响激我心,南昌起义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历久弥新,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征途漫漫,初心永恒。让我们赓续精神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星火燎原(摄影) 王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