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闫捍江
初冬的大兴安岭雪花纷飞,沿G111国道一路向北、再向北,有一个小小的地方叫古莲,我区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就坐落在这里。
进入11月,急剧下降的气温,让煤炭需求量不断攀升,寥廓矿区内挖掘机高声轰鸣,剥离土层、挖煤掘炭,一辆辆卡车忙碌往返、时刻不停,产运销各个环节接续奋战,多产快运,全力保障煤炭稳定供应。
在矿部的办公楼前,一块簇新的“大兴安岭古莲河矿业有限公司”牌匾格外醒目,就在数日前,这个已经运行了近30年的国有地方露天煤矿在治理结构上,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由政企难分的“矿”而至“公司”,这个为一地经济民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规范化经营等诸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安全:全省唯一通过二级安全生产标准验收的国有地方露天煤矿
今年8月,古莲河传出一条建矿以来可载入大事记的喜讯:经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专家组全面细致核查,该矿顺利通过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验收。
“不要小看这个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获此‘殊荣’的,在全省国有地方露天煤矿中仅此一家。”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范文举说。
这是着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带来的结果。古莲河矿业有限公司生产采区位于霍拉河盆地的腹部,有古霍公路相通。探明地质储量1.3亿吨的煤炭资源处在大兴安岭冻土带内,露天开采最深冻厚达140米,较浅处近50米。1995年正式投入生产,地层深处乌金每年除满足区内生产生活用煤外,主要销往大庆以北地区。
生产高峰期,安全是重中之重。在采区4套边坡视频监测和20套边坡表面变形监测的设备,像忠实的哨兵一样日夜坚守岗位,后方通过大屏幕就能将现场情况一览无余。不远处还有一支矿山救护的主力军——20人的矿山联合救护队,在煤炭生产遇到突发事故时,能迅速进入灾区抢救井下遇险遇难人员,处理矿井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使矿井早日恢复生产。
以风险管控为主线,安全水平不断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古莲河矿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开展无人机测量、智能培训、违章行为智能识别建设,进一步提高安全信息化程度。多次聘请国家级、省级专家到矿区进行现场指导,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过整改,达到了规范采场、规范作业、规范管理的目的,实现了上半年安全生产“零事故”,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生态:加大回填和复垦力度,1.12万亩采矿区绿化面积占1/7
“我们采区不全都是黑色的,还有许多绿地和人工树木,草地和森林相连,可以和大草原媲美。”职工杨玉娇说。
注重矿林和谐发展,持续加大回填和复垦力度。近年来,累计栽种樟子松、落叶松10余万株,采煤区1.12万亩排土场进行大规模整平,回填处理煤矸石61.23万吨、整平剥离岩土4137万吨,已经治理矿山排土场1650亩,并尝试在复垦地种植经济作物,为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守护蓝天净土。
今年开春,古莲河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了“义务植树添新绿 共建美丽新矿区”主题义务植树活动。当日,干部职工共栽植樟子松2652株,为矿区增绿8亩。历时20多天,在原来植树的基础上,排土场植树累计增加到795亩8.97万株。
矿山植绿不止于种草、不止于植树。矿山干部孙贵林多年尝试,在矿区生态修复区种植经济作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矿里支持下,他与地区农林科学院联系,购置2万余株蓝靛果,种植60多亩。
“蓝靛果成活率在95%以上,将来可以在生态修复区大面积试种。它不仅能防风、固沙、护坡,每株还能产五六斤果实。在旅游旺季,手摘果每斤能卖到20元左右。”
矿业公司党委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的原则,以降碳减污、生态修复为重点,稳步推进矿山绿色转型,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区分类施策。全矿实施扬尘、噪声、废水动态监测,有效防范环境风险。采区配备洒水车,对剥离、开采、爆破作业过程洒水降尘。矿区运输道路由矿山保卫中心负责洒水降尘,换装站储煤场采用喷雾降尘。各生产采区在施工前半小时对所有支干线进行洒水,之后每半小时洒水一次,保持路面湿润无尘。
加强生产废水治理。各采区、矿山救护队、选煤厂、换装站、生活办公区生活污水由热力公司定期派污水车运至漠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做到日常清运有记录,污水产生量、转运量、交接量与污水处理厂对应,有据可查。
采煤区、生活区个别锅炉除尘设备老化,矿领导督战,全面按照锅炉烟尘达标排放标准对照检查,自筹资金更新9套锅炉除尘器,受到地区生态环境局肯定和表扬。
公司还开展办公生活区、道路周边绿化美化,共完成绿化面积27亩,种植樟子松、云杉1400株,种植花卉16.37万株,矿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1.12万亩采矿区绿化面积占1/7。
●可持续:资源扩储、林下经济、旅游业,瞄准多元发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资源扩储、发展种植养殖、旅游业……多条腿走路。用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范文举的话说就是:“打造绿色生态智能可持续发展矿山。”
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今年,公司紧盯上级政策变化,主动对接推进,使煤矿资源扩储有了实质性的突破。目前,扩储工作已得到省级相关部门的支持,现已进入储量核实阶段,预计增扩资源量2000万吨左右。同时,积极探索融入兴安旅游服务行业,探索开发北极镇“金街”餐饮、住宿旅游服务项目;利用资金、机械设备和专业的煤炭营销团队,争取在煤炭进口贸易、仓储物流项目上寻求合作,进一步延伸拓宽发展产业链,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公司挂牌后,掩映在乌金流淌的霍拉河盆地之中的古莲河,权责更明晰,经营更规范,站在新起点上,一定会走得更高,更远,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