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于耸)漠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最北、最冷优势,在打造“神州北极·大美兴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上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积极推动“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今年上半年,漠河市共接待游客11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21.10%,实现旅游花费10.23亿元,同比增长123.36%。
做好规划引领。漠河市主要领导带队赴成都、西双版纳等地,学习考察文旅产业发展成果,研究制定《漠河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漠河市冰雪旅游产业规划》,进一步拓展文旅产业链条。把握哈尔滨冰雪旅游“出圈”契机,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举办“龙年游龙江·极地看极光”活动,大力推介鄂伦春族传统歌舞、非遗手工艺品和森林生态食品等,吸引“小砂糖橘”“小烤鸭”畅玩漠河,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突出文化赋能,融合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特有民俗风情,开发树皮画、手工烫画、渔猎体验项目以及“中国最北”冰箱贴、白桦手工艺品等文创产品,不断丰富漠河文旅内涵。
做精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围绕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持续开发建设北极村漠河林场自然林、七星广场、雪人木屋民宿等黄金打卡地。精心设计“森林冰雪穿越徒步”等线路,其中“相约极地、乐游冰雪”线路入选“龙江十佳冰雪研学精品线路”。持续丰富旅游业态,补齐休闲、购物等产业链短板,催生鄂伦春手工艺品店、北极珍品汇、伯爵旅拍等新型业态,推动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加力攻坚创优,将提速建设北极村基础设施、深化文旅融合等难题列入中长期攻坚计划,成立北极村建设指挥部,争取新时代漠河林场建设等各类项目资金1.63亿元,推动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投入运营,助力旅游收益稳步提升。漠河市入选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拾叶知悠民宿被评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
做优服务保障。实施县处级领导包联景区制度,扎实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强化涉旅设备检查检修,严格执行先行赔付等机制,北极旅游纠纷“排调管”化解工作法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围绕提供“专心、暖心、用心”旅游服务,持续加大文旅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主动协调航空、铁路部门增加高峰期班次,机场、车站均增设咨询、防寒、简餐、寄存等服务,站前林区工段主题候车室得到广泛好评。加大网红培养力度,扩大最北、最冷热点宣传,不断增强漠河旅游辨识度,同步完善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对各类舆情迅速反应、及时引导,以良好舆论环境持续擦亮“神州北极·大美兴安”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