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而行 点“绿”成金——大兴安岭生态产业发展纪实

2024-09-12 07:55:37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图为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生产线。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邱贺岩摄

 中科院地理所兴安岭关键带站科研助理张瑞兴在寒温带森林梯度增温野外长期观测平台工作时的情景。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光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舜 王语嫣

秋意渐浓,层林尽染。八万里兴安大地上,绿色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处处彰显着绿水青山为兴安人带来的无限发展潜力。一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两个优势”,端好“生态饭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奏响生态与经济和谐共进的时代强音。

在大兴安岭益康野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近日,大兴安岭益康野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和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迎来了生产旺季,但是招工难成为两家企业完成订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得知此事后,塔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各单位职工组成志愿者团队,向两家企业伸出援手,帮助企业按时完成订单。在政企的共同努力下,一箱箱产品被顺利打包、装运,超越公司生产经理袁雅芹感慨道:“非常感谢政府和志愿者们的帮助,让我们渡过了这个难关。我们也会更加努力,为大兴安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小政府、大企业”发展理念在兴安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企业茁壮成长,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益康和超越两家公司是塔河县林下经济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益康公司专注于野生健康滋补食品的生产,拥有野生采集基地2.3万亩,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产品涵盖野生蓝莓、蔓越莓、偃松仁等系列。超越公司则主要从事野生浆果的开发,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我们主推的蓝莓、蔓越莓原浆等产品,已在天猫、京东、抖音等相关平台销售,市场反响非常好。”益康公司总经理喻在林介绍道。

在塔河县的林下经济产业如火如荼发展时,加格达奇区的大兴安岭天草药业有限公司也在蓬勃发展。走进天草药业,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这家企业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近年来在技术改造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提升了产能和产品质量。“我们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产值连续三年超过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14亿元,产值1.02亿元。”天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爱萍自豪地说。

天草、超越、益康这些规上企业以其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断推动大兴安岭的林下经济和寒地生物产业向纵深发展。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兴安岭最大的优势就在这八万里林海当中,如何在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中走出一条绿色优先生态发展的道路?兴安人用自己的双手给出了答案。

位于塔河县塔河镇的北山冷水鱼放流站是我区水产行业最大的、功能齐全的冷水性鱼类良种养殖培育和实验基地。在放流站内,鱼儿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畅快地游曳着。塔河县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在保护呼玛河水域生态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冷水鱼产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优先生态发展的理念。塔河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鹤婷向记者介绍到,“我们将孵化成功的各种冷水鱼苗投放到塔河的各个河流、池塘,2023年,放流站共放流哲罗鲑、细鳞鲑6.8万尾,今年截至目前已经放流哲罗鲑、细鳞鲑、黑龙江茴鱼共计8.2万尾。放流不仅修复了环境,还发展了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今年5月,三位中科院院士为塔河县瓦拉干镇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黑龙江大兴安岭站揭牌,并实地调研落户于此的兴安岭关键带与地表通量观测研究站、多年冻土区增温控制实验平台、兴安岭关键带站塔群综合观测平台。“我们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实时掌握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变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兴安岭关键带站科研助理张瑞兴介绍说。该站的成立通过碳汇监测、多维度观测与研究,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将极大推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的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也为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及重要支持。

八万里兴安林海中诞生的这些新变化,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兴安岭将一以贯之、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变成兴安大地上的美好现实,为实现林区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执“绿”为笔书写兴安生态答卷

□晓丹

绿色,本就是大兴安岭的主打色。如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大兴安岭描绘出一幅可望可及的现代化新兴安振兴画卷。怎样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怎样让兴安百姓赚上“生态钱”?怎样建设绿色兴安,打造美丽家园?尽管每个地区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我区始终以“两山”理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严守生态红线,在丰富的生态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绿色产业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各级政府在科学布局、政策引导、规则制定、财税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坚持服务和治理并重,破除妨碍企业创新的各种制度束缚,鼓励企业“大胆闯、大胆试”,帮助企业向绿向优发展,让大兴安岭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绿色发展是大兴安岭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必由之路。不论是筑牢生态屏障,还是补齐生态短板,抑或是发展生态产业和旅游业,以理念先行,以实干为基,以制度优势为保障,相信,这一绿色发展的“组合拳”,必将打造出万物和谐、自由共生的宜居幸福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