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承旭)加格达奇区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大兴安岭开发建设60周年等主题,深化“宣讲+”模式,通过宣讲报告会、微党课、经典诵读、文艺演出等形式,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宣讲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落地生根。
“点”上发力,示范式宣讲“入脑入心”。打造能讲、善讲的宣讲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宣讲提质增效、更有深度。组建区委宣讲团,领导干部深入分管领域带头宣讲,党校理论骨干深入企业、机关、社区、乡村开展专题宣讲。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116场。打造特色宣讲小分队,区妇联“巾帼志愿宣讲小分队”将理论与妇联工作相结合,为妇女群众宣讲3次,受众200余人;区总工会将宣讲场所搬到室外,通过“宣讲+趣味运动”的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理解、践行党的理论;团区委青年宣讲员运用“青年之家”服务平台,通过“青言青语”“快问快答”等形式进行宣讲,推动新青年与新思想同频共振、引发“共鸣”。
“线”上延伸,覆盖式宣讲“有声有色”。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宣讲多点开花、更有广度。“线上”开辟“举旗帜·送理论”专栏,邀请不同领域的宣讲人录制“全会精神我来讲”微视频,依托“加区宣传”微信公众号、“加格达奇视听”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转发。同时,积极转发“兴安之声”微宣讲视频,持续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线下邀请地委宣讲团深入加区开展宣讲报告会,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改革活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组织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采取板凳课堂、田间讲堂、故事分享等形式开展宣讲40余场,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面”上拓展,便民式宣讲“出新出彩”。积极挖掘各类“接地气”“暖民心”的宣讲模式,探索“宣讲+服务”模式,将理论宣讲融入为群众办实事中,组织党校教师、医生、志愿者深入基层,为群众进行义诊、义剪等服务10余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百姓夜话”基层宣讲活动,以“宣讲+红色故事”“宣讲+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讲述大兴安岭开发建设60年来的感人故事,将理论与文艺表演巧妙结合,通过歌舞、快板、说唱等形式,为辖区群众面对面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党的惠民政策和爱民情怀,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