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宣
2024年,在地委的坚强领导及省总工会指导下,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围绕主线,做强载体,强化基层,夯实阵地,打造品牌,建功兴安”的总体思路,实施5大“力量工程”,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点亮信仰灯塔。全区工会组织将思想政治引领视为首要任务,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为舵,实施信仰力量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职工的心田。
助力经济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全区工会组织勇挑重担,积极作为,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聚焦维权服务,传递工会温暖。全区工会组织始终秉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维权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实施温暖力量工程,不断提升职工的生活品质。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工会根基。全区工会组织面向基层一线,大力实施团结力量工程,夯实基层基础,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过硬队伍。全面从严治党是工会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区工会组织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施奋进力量工程,推动工会系统党的建设。
实施信仰力量工程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忠诚之心
深耕思想沃土,厚植信仰根基。全区工会组织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职工中走深走实、落地生根。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政治忠诚融入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线上线下培训骨干281名。开展“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巾帼劳模工匠大宣讲”等系列活动35场,覆盖各类职工群众3000余人。4项工作入选省总工会创新案例汇编。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砥砺奋进六十年铸梦远航再出发”“传承红色薪火·致敬最美劳动者”主题宣传活动,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发稿66篇。组织劳模(职工)236人参加疗休养,向省总工会争取新林区劳模展馆建设资金20万元。推进县市区劳模文化长廊建设,在我区以奖代投评优的基础上,被省总工会评为优秀1处,良好2处,获奖补资金9万元。我区“千人泼水成冰”列入省总工会“燃情冰雪力量 工会助力亚冬”系列活动之一,争取16万元资金支持,地总和漠河市总工会荣获省总工会“突出贡献单位”表彰。组织选手参加全省人社、工会系统法治知识竞赛获二等奖,地总推荐的4名选手获全省“工会法律明白人”称号。利用职工书屋阵地开展主题阅读活动186次,获全总第十二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积极组织奖”。组织参加全省“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
实施创新力量工程 服务兴安现代化建设彰显崭新作为
擎创新之旗展作为,筑建功之路谱华章。全区工会组织凝心聚力抓改革,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专项调研,新增松岭德暖供热、新林开元物流第五批省级产改试点单位。梳理对标2018年以来各项产改任务,推动28家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圆满完成省督查并获得高度评价和认可。举办首届“数字杯”电商直播大赛,首届“文创杯”版画和陶艺技术培训暨技能竞赛,“亮剑兴安-2024”“火焰蓝”专业技能比武暨“龙虎榜”年度赛,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和公路养护技能竞赛。全年共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143场次、23193人次。瓷版画获全省职工创新一等奖,100MW风力发电项目劳动竞赛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积极选树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典型,全区评选地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2个,其中省级2个。地区技师学院荣膺省级十大工匠学院之一,并获得50万元支持。获全省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工人先锋号1个;省五一劳动奖章3个、奖状2个、工人先锋号3个。
实施温暖力量工程 增强维权质效提升服务温度
以暖心之举解职工忧,用服务之力筑幸福巢。全区工会组织创新开展特色送温暖,着力为职工排忧解难。地县两级工会组织共发放帮扶救助和送温暖资金114.35万元,进一步加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全区现已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54个,6个驿站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工会驿站”。组织130名干部参加全总“万名工会干部进万家”活动,发放款物9.6万元。 开展户外劳动者“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发放物资12.3万元。积极推动职工参险医疗互助保障,理赔330人次、92万元,获得全省互助保障“优秀基层单位”“优秀基层个人”两项荣誉。在地总微信平台持续发布用工信息25期,提供企业招聘岗位200余个,成功帮助53名职工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承办全省“暖边绿境”现场推进会,漠河市做经验交流。举办“女职工权益维护法律知识竞赛”“女性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为50名女职工开展“两癌”筛查。举办6场单身职工交友联谊活动,600余名单身职工报名参与,牵手成功17对。开展“六一”特别关爱活动,投入资金2.3万元,关爱学童180余人。开展新业态劳动者移动健康体检活动,为加区133名职工提供人均1200元的免费体检。
实施团结力量工程 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自身改革建设
强基层建设聚能量,展纽带担当谱新篇。全区工会组织强化组织建设,实施大抓基层三年行动。全区工会系统成立11个工作组,31名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开展蹲点活动,共投入专项经费1.3万元,走访新业态企业8家,指导新建工会组织8家,宣讲劳动法律政策8场次。地区总工会处级干部带头“四下基层”,开展4项课题调研,非公企业、“小三级”工会建设情况调研荣获省总工会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推进2个全国级、5个省级职工之家建设,组织开展1998至2005年省模范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复查工作,推荐国网供电公司、加区卫东街道办事处工会分别荣获2024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我区5家单位入选全省创先职工之家培育名单。持续推进“五师一室”站点建设,新建20个工作点,招募志愿者100人,完成与县级仲裁院(庭)“劳动争议调解+职工法律援助”一站式联处工作。创新“工会+司法”数智化模式,推广AI智能法律服务,为职工提供“律师+智能机器人”双重咨询解答。
实施奋进力量工程 深化党的建设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
以党建领航筑强会基石,凭奋进力量展工会新姿。全区工会组织突出政治铸魂强根基,以“党建+工会”“党建+服务”为引领,推出“党建+维权服务赋能”特色品牌,积极打造新时代工会维权服务升级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及时向地委、省总工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深入开展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举办业务大讲堂12次,学习讲坛4次。高质量运用“四个体系”工作机制,2024年将所承接的中央、省、地共17项重点工作任务整合纳入“一本账”系统动态推进督办。扎实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纪教育,干部纪律意识得到强化。严格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审计各类资金580.39万元,发现问题41个,提出意见建议12条。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区工会组织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地委、行署中心工作和省总工作部署,以“三基、四创、五强”和“建功新兴安”为载体,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更好发挥联系服务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开创兴安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