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2025-04-22 07:59:07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本报评论员 王淼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可不认可,很大程度上要看党的作风,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是不是求真务实。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作风建设都是我们党高度重视、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明规则,破潜规则,必须在党内形成弘扬正气的大气候。大气候不形成,小气候自然就会成气候。”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实际行动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冲锋在先、攻坚在前,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让群众可感可及。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新征程上,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实践,努力取得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长效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成果。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