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诚之笔书写永不褪色的“兴安红”——全区党建工作亮点扫描

2025-07-01 07:56:29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瑞

巍巍兴安岭,林海深处镌刻着无数奋斗者的足迹。在祖国最北端,“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铮铮誓言,如点点星火般闪耀在兴安大地。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以忠诚为笔、实干为墨,用责任与担当勾勒出组织强、产业兴、民心聚的壮美画卷。

党建强则产业强。全区以思想建设为引领,全方位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实施“富强美好”行动,引导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乡村集聚,“一村一策”为培育壮大立村富民特色产业把脉定向、精准施策;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驻村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力量,积极开展“联村助农”活动,推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乡村、服务群众;开展党建联建、产业帮扶、服务群众等工作,争取帮扶资金150余万元,帮扶乡村发展产业项目60个……党员干部的脚印遍布大街小巷,一批以文旅融合、高寒特色养殖、温室大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在全区各地百花齐放,生机盎然,不仅实现了“村村都有产业项目”的目标,更蹚出一条兴边富民的崭新路径。

与此同时,兴安大地上的党建工作在各地多点开花,为全区党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塔河县立足自身发展特色,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新模式,秉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理念,把组织建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着力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寒地中药材、民宿等特色产业,开展“一链一联建”,组建产业链党委、链上企业党组织,确保党组织全面覆盖产业发展各环节。

呼玛县聚焦“三链联动”,在“传统农业链”“生态经济链”“融合产业链”上持续发力。成立农技战线党员突击队,创新党员联系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三到户”机制,粮食播种面积再创新高;推行“党支部引领+企业研发+园区基地扩繁+农户大面积种植”经营模式,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与企业、农户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深化“三联”共建,推动党建资源、党建优势向产业链聚集……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呼玛县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百姓的生活也愈发红火。

漠河市北极镇积极开展党建联建共建,镇政府、边防派出所、林场、学校等部门打破壁垒、紧密协作,以资源共享、阵地联用的大党建格局,构建起守护边疆、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在党建引领下,最北“红地标”——北极红色驿站,成为了党员与群众心贴心的“红色港湾”。无论是为过往游客提供暖心服务,还是为当地居民排忧解难,北极红色驿站以最温暖的服务传递着党的关怀,让“最北边疆”处处洋溢着“最暖温情”。

从多点发力的经营模式到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扎根兴安的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作战,在产业升级中敢闯敢试,在生态保护中精益求精,在文旅融合上推陈出新,让每寸土地都迸发着无限活力。

如今,广袤的兴安大地上处处涌动着发展的脉搏:绿色产业蒸蒸日上、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文旅品牌声名远扬……党群同心汇聚的强大动能,正书写着兴安砥砺奋进的时代华章,让鲜红党旗在祖国最北端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