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丹
又到一年毕业季,当一张张录取通知书跨越山海送达学子手中,那份金榜题名的喜悦,本是十年寒窗苦读结出的硕果,是青春岁月里值得铭记的里程碑。然而,近年来,一股变味的“升学宴”风气悄然蔓延,从单纯的庆祝活动演变成了一种铺张浪费、攀比敛财的不良风气。这不仅违背了庆祝的初衷,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时代背景下,让金榜题名回归初心,让成长的喜悦摆脱宴请的枷锁,既是万千家庭的心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升学,是知识的传承,是梦想的启航。我们应当让这份喜悦回归到对知识的尊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师长的感恩上,而不是沦为一场物质和关系的交易。风气之变,始于细微,成于自觉。拒绝“升学宴”,不是拒绝喜悦,而是让喜悦更纯粹;不是否定成长,而是让成长更轻盈。我们可以用更加清新雅致、文明节俭的方式来表达祝福和感恩。比如,家长可以为孩子举办一场小型的家庭聚会,邀请几位至亲好友,共同分享孩子的成长故事;学生可以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写上对老师的感谢和对未来的憧憬;也可以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传递最真挚的情感。此外,学校、社区、村屯也可以通过组织集体送学仪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为升学季注入新的活力。
金榜题名树清风,党员干部要做带头人。相比较于一般社会成员,党员干部在社会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必须在拒绝“升学宴”上走在前列。党纪对升学宴有着明确的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严格遵守“九个严禁”,包括不得违规操办或参与“升学宴”,不得借子女升学之机收受礼品礼金,不得使用公款或公车等。这些规定不仅是纪律约束,更是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考验。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不操办、不参与“升学宴”,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让升学宴的不良风气无处遁形。
金榜题名,本当清风徐来;人生喜事,贵在真情相伴。让我们共同行动,拒绝变味“升学宴”,以简朴、文明、健康的方式庆祝成长,让“清风”吹遍兴安大地,让每一份祝福都纯净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