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从田间来 歌自乡野起——加区加北乡乡村采摘季暨乡村音乐会见闻

2025-07-29 08:06:22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image.jpg

加北乡村民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山产品。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鹏摄

□本报见习记者 李春莹

七月的加格达奇,松脂香随晚风漫过加北乡文化广场。近日,由加区文旅局主办的第九届“原乡净土·欢乐采摘”乡村采摘季暨乡村音乐会在此举办。

当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菜叶上时,农户们穿梭田间地头,将新鲜采摘的瓜果山货打包装车。傍晚时分,歌声渐起,这场集“晨间采摘、当日直供、夜间欢歌”于一体的乡村盛会,便在欢腾里铺开画卷。

跟随着红绸翻飞的秧歌队往前走,山特产品区已摆开长阵。土产的瓜果清香漫过摊位,游客弯腰挑拣的油豆角此时还带着泥土的气息。孩子们扒着竹筐挑选加南吊瓜,果蒂处的切口仍是鲜嫩的绿。“今早刚从棚里摘的,现摘现卖,保证新鲜!”在摊主的吆喝声里,一个小男孩攥着半块吊瓜,脸颊沾着汁水,对着记者抿嘴笑:“姐姐,这个瓜好甜!”孩子妈妈在旁麻利地装袋:“没打农药的东西,孩子吃着踏实,我们买得也安心。”抬头望去,周边的小摊主们正在扯横幅,“山野直供”“现摘现卖”的字样为此次乡村采摘季活动锦上添花。

隔壁摊位上的野生灵芝颇为抢手,摊主正被游客们的询问声层层围住,来自白桦乡双合村的乔敬连抬手托住菌盖为游客们介绍道:“这个是今早儿刚从山上采的,纯野生的!”灵芝隔壁的鹅蛋还沾着鹅毛,油豆角的清香混着泥土气漫了过来。话音未落,游客已围拢过来,指尖点过灵芝又捏起鹅蛋。仅仅五分钟,乔敬连就卖出去了70块钱的鹅蛋,数着刚到手的钱,他眼角的纹路都笑开了。不远处的加南酸菜摊位,刚炖好的酸菜血肠正冒热气,摊主递出的小碗里,白雾携着香气升腾,有人忙用手机拍下这一幕,镜头里映着旁人好奇张望的模样。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特产,从清晨的林间地头到傍晚的市集摊位,完成了一场“鲜”接力。

18时30分,舞台灯光“唰”地亮起来,“消夏狂欢·醉美兴安”乡村音乐会开了场。舞蹈演员的裙摆一旋,带起阵风;穿花衬衫的歌手走到舞台边,对着台下招招手,底下立马有人跟着哼起调子;架子鼓“咚咚”敲得带劲,街舞少年顺着节奏转圈,鞋跟磕在舞台上“噔噔”响。夕阳在往山后缩,橘色的晚霞在天空中肆意挥洒,把前排大爷手里的蒲扇、小孩举着的荧光棒,都染得暖暖的。

“本届活动首次将夏季村晚与乡村音乐会相融合。我们想让大家了解,大兴安岭的故事不仅藏在筐中的山货里,也能通过歌声传递,借着舞步展现。让广大居民和游客在品尝瓜果美食之余,能深切感受到林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加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鑫向记者介绍道。

当最后一缕夕阳没入远山,活动渐渐收场,但人们记得,今晚有吊瓜的甜、灵芝的润、秧歌的红,还有同唱家乡歌的欢腾。这些藏在烟火里的声响与滋味,正是加格达奇最生动的夏日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