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涵
加林局以兴安杜鹃为切入点的产业实践,为寒地特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了鲜活范本。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中,以科技力量破解“保护难”与“发展慢”的困局。
林业局精准聚焦兴安杜鹃药用价值,联合顶尖高校搭建科研平台,投入15万元开展资源质量评价,系统检测根、茎、叶、花成分并建立评价体系,让产业发展从起步就立足科学基础,为后续开发筑牢根基。同时,依托高校技术筛选繁育优良品种,人工培育的成功既守护了野生资源,又为产业规模化提供稳定原料,实现“保护—繁育—利用”的良性循环,打破了寒地资源开发的传统路径依赖。
从资源评价到市场推广的链条设计,串联起科研、培育、加工各环节。目前杜鹃花精华液、叶提取物驱虫喷雾剂等产品的成功研制,正是产业链初步成形的成果。这一实践为寒地资源开发提供了“科技+生态+产业链”的融合范式,让兴安杜鹃在守护中增值,为林区转型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