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冯淑英)近年来,呼中林业局通过科学规划与规范管理,成功推动偃松采集从无序掠夺向有序可持续利用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变革管理机制。针对长期以来因监管缺失导致的偃松资源遭受破坏性采集、生长退化、病虫害加剧等严峻问题,去年,呼中区政府与呼中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林下资源有序采集的公告,率先推行统一采集管理机制。今年,成立政企联合工作专班,出台林下资源采集实施方案,设立资源监督、宣传、纪检、安全生产、外来人员管控及应急救援六个工作组,系统构建起全覆盖的资源管护体系。
科学规划采集区域。采集期前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辖区内6个林场、39个沟系、158万亩偃松资源开展全面普查,并建立资源空间数据库。创新推行“三年轮采制”,每年仅开放三分之一区域进行采集,其余区域实行封山育林,促进资源自然修复。采集区进一步划分为职工创收区、集中采集区和自由采集区,切实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
规范交易流程。以林场为管理主体,严格执行“三证入山”制度。采集人员须办理采集证、防火证和车辆通行证,参加培训并签署协议,缴纳资源与防火保证金,严禁掠青及破坏性采集行为。同时,加强对收购商的备案监管,确保市场交易规范有序。
安全采集促增收。在专业扑火队员携机具巡护的保障下,采集工作安全推进。截至目前,已接待采集车辆5351台次、人员14454人次,其中林业职工达8624人次。采集总量1239.22吨,职工采集量占总量的60%,收购总额突破1300万元,职工及家属参与率65%,人均增收超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