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瑶
秋风送爽,林海迎宾。眼下,大兴安岭已进入秋季最佳旅游观赏期,200万公顷山林披上“五彩秋装”,樟子松的墨绿、白桦的鹅黄、兴安落叶松的橙红、灌木的绛紫层层晕染,宛如一幅流动油画。素有“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呼中区与“中国最北”漠河市,凭借独特的地域特色与绝美秋景,成为金秋游客探访大兴安岭的核心打卡地。
“一踏入大兴安岭,浓郁的‘秋色’就撞进眼里,空气里都是树木的清香,这才是秋天该有的样子!”9月19日,在呼中大白山景区游玩的上海游客李女士,一边翻看相机里的照片,一边向记者感慨。来自江苏的自驾游客王闯表示,全家特意提前规划行程,“呼中的秋景既有北国的辽阔,又有细节处的灵动,每一步都是惊喜。”
呼中区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让秋日风光更早“上线”。这里的山林褪去盛夏的翠绿,率先换上五彩盛装,漫步林间,既能欣赏到“五花山色”铺展的壮阔,又能体验林区特有的秋日静谧。地区文旅局副局长关卫宏向记者介绍说:“每年9月中下旬,大兴安岭的秋景会逐步进入‘鼎盛期’,其中呼中区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往往是最早呈现‘五花山色’、率先拉开林区秋季旅游序幕的区域。”
与呼中区争奇斗艳的“最早秋色”不同,位于大兴安岭北端的漠河市,则以其“最北”的地理标识和独特的秋日风情,吸引着另一批追寻极地浪漫的游客。“到了漠河才算真正到了‘中国最北’,站在这片土地上看秋景,连风都带着不一样的意义。”第一次来漠河的游客赵丽丽说,无论是村庄里的木刻楞民房,还是界江边的苍茫风光,都让她印象深刻。
今年,我区以漠河市为中心,整合全域旅游资源,推出休闲观光、特色采摘、科普研学、乡土民俗四大主题线路,串联起多个核心景点,让游客在赏秋之余,还能体验“找北”的乐趣、感受界江的静谧、品味乡土的淳朴。
“大兴安岭的秋不只是‘好看’,更有‘好体验’。游客来这里,收获的不只是相册里的美景,还有与自然对话的宁静、与文化共鸣的感动。”关卫宏介绍,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大兴安岭的秋,今年大兴安岭地区还新增了林间徒步、界江游船、民俗体验等项目,打破传统“观光式”旅游模式,让游客能触摸山林、聆听林风、品味林区美食,深度感受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随着“五花山色”持续铺展,大兴安岭正以最浓郁的秋意,迎接八方游客。如今,呼中的山林已染上斑斓色彩,漠河的“最北”风情正等待游人探寻,十一假期将至,这片广袤的林区已做好准备,以最美姿态发出邀约,诚邀各地游客前来踏寻秋日诗行,在这万顷林海间,留下属于自己的温暖记忆。
图为秋意浓郁的塔河县开库康镇黑龙湾。 张庆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