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思辨中闪耀 担当在交锋中彰显——全区首届“青春思辨 兴安担当”青年辩论大赛侧记

2025-09-26 10:10:32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秋颖

“法理的严谨与情理的温度,如何在基层治理中找到平衡点?”“新时代兴安青年的担当,该以‘稳扎稳打’的坚守为基,还是‘敢闯敢试’的突破为要?”9月24日,由地委宣传部、地委政法委、团地委联合举办的大兴安岭地区首届“青春思辨 兴安担当”青年辩论大赛决赛现场,来自全区的青年辩手们展开思想交锋。他们围绕一系列紧扣现实的议题,在言辞的碰撞与思想的博弈间,展现出兴安青年对家乡发展的深切关注与对时代使命的深刻思考。

决赛现场分设综合组与政法组,辩手们围绕“当代年轻人做加法还是做减法更幸福?”“法亦有情还是法不容情?”等辩题展开激烈对决。他们巧妙地将自身工作经历和兴安发展实践案例融入论证,使抽象议题更贴近生活实际。辩论既有观点的锐度碰撞,也蕴含心系家乡的温度,每一次攻防都成为传递思想的纽带。冠亚军争夺赛后的表演赛更将氛围推向高潮,辩手们以“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为题,结合岗位故事交流感悟,让辩论超越竞技,成为引发青年思想共鸣的桥梁。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既是对辩手成绩的肯定,更是对青年“思辨精神”的致敬。

“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获评最佳辩手的塔河县瓦拉干镇人民政府科员徐岩分享参赛感受时说,十余天高密度赛程,从理论打磨到临场应变,我的视野格局被不断拓宽。辩论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清晰表达,更让我学会俯身听取他人意见和换位思考问题。未来我会把这份成长带进基层工作,以更开阔的思路服务群众,为大兴安岭的发展添一份青春力量。

从辩手个人的成长蜕变到青年群体的思想凝聚,这场大赛的价值早已超越赛场竞技。团地委宣传统战部负责人赵舒欣表示:“大赛以辩论为载体,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强化青年干部思想引领的生动课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青年在思辨中明辨方向,在交锋中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政绩观,将‘争做新时代文明兴安人’的号召转化为青年扎根故土、建功立业的行动自觉。”

暮色渐浓,兴安林海被晚霞镀上一层暖色。离场时,观众与辩手们驻足畅谈,有人为辩手的精彩表现由衷点赞,有人分享着对赛场议题的新思考。这场关于青春与担当的思辨虽暂告段落,但兴安青年以思想为炬、以行动为笔书写家乡振兴新篇章的故事,已深深印在每位见证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