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佳宁)年初以来,地区人社局聚焦劳动监察、劳动关系、来信来访等领域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全力筑牢人社领域安全稳定防线,切实筑牢人社领域安全生产“屏障”。
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快准立”。地区人社局高度重视春节、两会等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工作,组织人社干部定期对人社重点领域进行风险情况排查,严格执行20人以下裁员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整治攻坚专项行动,共立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7件,为58名劳动者解决工资68.53万元,确保农民工欠薪案件始终保持动态清零。
聚焦风险隐患工作“常巡查”。联合住建、交通、水务、市场等部门,建立各级领导包保、提级办理、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期间,展开“拉网式”排查,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采取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实地指导等措施,开展5次“起底式”排查,2次联合督查,召开4次专项行动会议,检查用人单位132家,涉及劳动者802人,针对存在欠薪隐患的6家工程单位,提前介入、提前处置,有效化解了潜在矛盾风险。
坚持做好信访来访“防稳控”。建立由信访、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组成的“三位一体”综合维权窗口,强化新业态调解组织建设,同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确保信访事项及时化解。组织开展劳动社保领域“信访攻坚行动”,起底式梳理我区近年来劳动社保领域的信访事项,建立控制信访增量、消减信访存量、防范信访变量“三张清单”,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精准指导督办,全地区人社系统27件信访事项全部化解。目前,全区共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90家,调解员190人(专职26人),涵盖辖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行业部门。
强化落实依法行政“保质效”。将《信访工作条例》《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纳入会前学法内容,加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思维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坚持依法按职确责,明确分流分类依据,通过行政办理程序、劳动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法定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共出具行政确认书51件,有效降低了信访事项发生率和重复信访发生率,提高信访事件化解率。